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武侠修真>让哈布斯堡再次伟大!> 第313章 1866年的一些事,跟奥斯曼边境问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3章 1866年的一些事,跟奥斯曼边境问题(1 / 2)

时间进入1866年,整个欧洲进入了和平的状态。

瑞典国王卡尔十五世得偿所愿成为了斯堪的纳维亚联邦的共主,法国继续在墨西哥死磕,同时在东南亚进行殖民,抢了越南很多地盘。

英国在休养生息,北美战争花费的军费跟后续开支的的确确有一点点超过了财政部的预算,再加上俄国人在中亚搞事情,英国不得不把注意力集中到中亚地区,给中亚的几个汗国、阿富汗派了一笔援助跟军事顾问。

西班牙王国自由派跟保守派依旧在内斗,自由派的卡斯蒂列霍斯侯爵胡安·普里姆将军在马德里小镇萨尔瓦内斯发动了反对西班牙女王伊莎贝尔二世的起义,但又一次失败,逃亡前往葡萄牙,辗转到巴黎。

整个西班牙王国1866年的状态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混乱,起义、政变、阴谋、暴虐掺合在一起,西班牙的事情总是这么糟糕。

这也导致了,西班牙对海外殖民地的控制下降,外交上也持保守的态度,政府一天一个样,外交工作也不好做啊。

普鲁士王国跟英国银行团达成了一笔协议,贷款500万英镑用于工业投资,在退出奥地利组织的中欧关税同盟之后,首相安东亲王开始提高普鲁士的关税,保护国内的产业,免遭奥地利产品的继续冲击,普鲁士驻法大使俾斯麦对此评价道,这是卡尔亲王最近几年做的唯一正确的事情。

奥地利的殖民工作继续推进中,弗朗茨在一次跟殖民部各官员的会议中才了解到,其他各国的殖民政策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就比如法国将阿尔及利亚视为最重要的殖民地,但是对于移民的政策呢,就非常抠门,至少在弗朗茨看来很抠,每个人至少能拿到两公顷的土地,竟然只有两公顷。

相比之下,弗朗茨的殖民政策基本上每个人最少可以得到40公顷的土地,每个人都可以当大地主,不过现阶段根据殖民部的调整,至少要学会帝国标准语,外加上有五年内不准售卖土地等等各项规矩才能确保这40公顷土地的产权。

东南亚的殖民地地区,奥属南洋,新几内亚岛则是仅次于奥属东非的快速发展地,主要是得益于不远处被收编的前兰芳共和国的华人们,有了这么大一批劳动力,奥属南洋的发展就很快了,包括砍伐森林、修建基础设施、房屋、勘探矿产种植园等等。

东亚地区,日本幕府组织的长州征伐尽管有奥地利的帮助,还是陷入了僵持局面,奥属东洋方面甚至提出要求让奥地利军官来指挥这场战斗,但遭到幕府方面的拒绝,打的都是啥啊0-0,这大概就是奥属东洋武官们的想法了。

...

奥斯曼帝国,普利文,距离奥地利帝国国境线25公里。

清晨的薄雾如轻纱般笼罩着起伏的丘陵,山谷中的村庄尚在沉睡,只有几缕炊烟懒散地升起。

几位奥地利地理学家已经在城镇边缘的一处小丘上忙碌起来,架设着精密的测量仪器。

领队的克莱因教授正仔细调整着布拉格制造的最新型号经纬仪,一双锐利的蓝眼睛专注地盯着仪器的刻度。这是他们在普利文的第四天,进展比预想的要顺利。

“安德烈亚斯,把那张昨天绘制的地形图递给我,”克莱因头也不抬地说道。一旁的年轻助手立刻从精心保养的皮革地图筒中抽出一张纸质地图,小心翼翼地展开在便携式折叠桌上,用四个黄铜压角固定住卷曲的边缘。

“教授,东南角的山脉轮廓还需要进一步确认,昨天的光线不太好,尤其是这个山谷的走向,我不太确定。”安德烈亚斯·霍夫曼是威尼斯皇家大学最有天赋的制图学学生,才二十五岁就已经参与了几次重要的测绘任务,至少在文件上是这样写的。

第三位奥地利人,弗里德里希·魏斯,正在不远处架设着一台新型测距仪,他是个精通多国语言的外交官之子,负责与当地人的交流。他三十岁出头,留着时髦的小胡子,衣着考究,即使在野外工作也不忘系上丝质领巾。时不时地,他会用蹩脚但足够应付的土耳其语与路过的当地牧民闲聊几句,打探些不引人注目的情报。

“那个牧羊人说,山谷另一侧有条溪流,在雨季会变成急湍,切断东西走向的通路。”魏斯走回来,轻声用奥地利方言告诉克莱因,“还有,山谷南端驻扎着一支奥斯曼军队,大约有两百人。”

克莱因点点头,不着痕迹地将这些信息记在一个小本子上,表面上看是在记录地质观察。这些奥地利学者的真实身份远比学术调查更为敏感。他们的每一项测量,每一笔记录,都将成为维也纳军事情报处的珍贵资料。普利文地区的详细地形图在未来可能的军事行动中具有不可估量的战略价值,尤其是山区的隘口和河流的浅滩。

“先生们,我们的朋友来了。”魏斯轻声提醒道,眼睛瞥向山路。

一辆破旧的马车缓缓驶来,车轮与碎石路面摩擦发出不和谐的声响。车上坐着一位身着华丽制服的奥斯曼军官,阳光照在他制服上的金线绣饰上,闪烁着炫目的光芒。这是阿德南·卡迈勒,普利文地区的边境巡视官,一位在职位上已经待了十五年的老官僚。

“早上好,尊敬的学者们!”卡迈勒用夸张的手势问候道,摘下军帽露出一头稀疏的花白头发。他的德语带着浓重的口音,但流利得足以交流,显然是特意学来应付各国外交官和商人的。“我特意来看看你们的工作进展如何。苏丹陛下非常重视与西方学者的交流,希望通过你们的研究促进我们伟大帝国的科学发展。”

卡迈勒从马车上艰难地下来,微微喘着气,他的肚子已经大到妨碍行动的地步。几年前被诊断出痛风的他,走路时明显右脚有些跛。

克莱因放下手中的工具,擦了擦手上的灰尘,走上前去与卡迈勒握手。这位奥地利教授早已从情报处那里得知,卡迈勒每月的薪水只有25奥斯曼里拉,但他在普利文却拥有一座小型别墅和四匹纯种阿拉伯马。显然,贪污和受贿已经成为他收入的主要来源。据说他甚至向本地农民收取“保护费”,承诺免除他们某些税收。

“卡迈勒先生,您的支持对我们的工作至关重要。”克莱因感谢道,同时从精心裁剪的外套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巧的丝绒袋,巧妙地塞进了卡迈勒的手中。袋子里装着十枚奥地利金币,价值相当于卡迈勒数个月的薪水。

卡迈勒的手指紧紧握住了丝绒袋,眼中闪过一丝贪婪的光芒,手指在袋子上摩挲了一下,似乎在计算里面有多少金币,但很快就恢复了矜持。“这完全不必要,我只是履行职责。”他嘴上这么说,手却将丝绒袋迅速塞进了制服内侧的口袋,动作熟练。

“我们需要进入南部山区进行为期三天的考察,”克莱因解释道,悄悄观察卡迈勒的反应,“那里有些特殊的地质构造值得研究,尤其是山脉与河流的交汇处形成的特殊地貌。”

卡迈勒明显迟疑了,眉头微皱:“南部山区是军事敏感区域,通常不对外国人开放。那里驻扎着梅利克中校的部队,他们对外人非常警惕。”

(奥斯曼人的军官等级跟欧洲不一样,但是为了阅读,我们还是跟欧洲一样吧)

克莱因早有准备:“我们完全理解安全考虑,但我们的研究纯属学术性质。如果您能帮忙安排,我们将把普利文地区列为我们地质报告的重点,这对奥斯曼科学院而言将是一份荣誉。您知道,维也纳和柏林的学者们正在编纂一部新的地质百科全书,如果普利文地区能作为典型案例被收录进去...”

卡迈勒的眼睛一眨不眨的,这跟他没啥关系。

随后,克莱因又不经意地提到:“我们的资助方对这次考察非常慷慨,预算充足,可以适当支付向导和协助人员的额外费用,金额甚至可以比照伊斯坦布尔的标准。”

卡迈勒的表情松动了,他明白这是另一笔可观的贿赂。“也许我可以亲自为你们引荐一位可靠的向导,并签发特别通行证。”他假装思考了片刻,摸着下巴上稀疏的胡须,仿佛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山区确实有一些独特的地质特征,作为地方官员,我有责任协助科学考察。”

三天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越过山脊,克莱因一行人在当地向导穆斯塔法的带领下,踏上了南部山区的探索之旅。他们牵着四匹健壮的山地马,马背上驮着测量设备和三天的补给。

“教授,前面那道山脊是最佳的观测点,可以俯瞰整个山谷。”穆斯塔法用不太流利但勉强可以理解的德语解释道,他指着东南方向一处突出的山脊,“我们需要翻过那个小山坡,然后沿着羊肠小道爬上去。不过我们要加快脚步,那里距离梅利克中校的驻军营地不远,傍晚时他们会派巡逻队经过那个区域。”

克莱因与魏斯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这正是他们想要的信息——军事驻地的具体位置。“谢谢你的提醒,穆斯塔法。我们会尽快完成测量,不希望打扰军队的工作。”

穆斯塔法点点头,拉紧了马缰绳:“跟我来,先生们,要当心脚下,这条路上有许多松动的碎石。上个月有个商人在这里摔断了腿,不得不被人用担架抬回镇上。”

山间小路蜿蜒崎岖,有些地段如此狭窄,以至于他们不得不下马牵引。空气随着海拔升高变得清新而稀薄,远处山谷中的村庄变得如同微型模型。野花在路边盛开,山间溪流的声音不时传来,与鸟鸣交织成一曲自然的交响乐。

“这里的景色真美,”安德烈亚斯由衷感叹,“像是上帝的画作。”

穆斯塔法露出罕见的微笑:“是的,年轻人。这片山地是我们祖先的家园,几百年来都是如此。即使帝国更迭,苏丹更替,这些山峰依然矗立,河流依然流淌。我的祖父曾经告诉我,这些山上的岩石记得比人类更多的故事,据说君士坦丁十一世年轻的时候来过这。”

嗯,三个人对此保有质疑。

三个小时的攀登后,他们终于到达了穆斯塔法所说的观测点。山脊上视野开阔,可以俯瞰整个南部山谷。远处,奥斯曼军队的营地清晰可见——灰白色的帐篷整齐排列,几座石头建筑点缀其中,一面红色的奥斯曼旗帜在风中微微飘动。

三位奥地利人迅速架设起设备。安德烈亚斯展开绘图板,开始绘制地形草图,细致描绘着山谷中的每一条道路、每一处隘口。魏斯则用高倍望远镜观察着远处的军营,记录着兵力部署和防御工事的细节。他注意到营地东侧有一处明显的炮兵阵地,还有几个可能是弹药库的建筑。克莱因假装在测量地质层次,实际上正在估算山谷中可能的军队行进路线,以及适合大规模部队通过的地段。

“看那边,”克莱因指着一处山谷的狭窄通道,压低声音对魏斯说,“典型的防御要点。如果有军队试图穿越,一个营的士兵就足以阻挡一个师的进攻。”

魏斯点点头,记下了这一观察:“西侧有条小路可以绕过去,但需要翻越那段险峻的山脊,并不适合大部队,除非是山地作战的专家。”

穆斯塔法在不远处休息,啃着干面包和奶酪,不时警惕地环顾四周。他似乎对这三位“奥地利学者”的工作内容并不特别关注,只要他们支付约定的报酬,其余的事情便与他无关。这种不问不看的态度,正是卡迈勒选择他作为向导的原因。

然而,命运却在此时开了个不合时宜的玩笑。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山路上传来,打破了山谷的宁静。六名全副武装的奥斯曼骑兵突然出现在山脊上,他们的军服比普利文边境官员的更加整洁,配备的武器也更为精良——最新型号的欧洲步枪挂在马鞍旁,腰间佩戴着锋利的弯刀。

领头的军官,一个二十八九岁的青年,留着浓密的黑色胡须,眼神如鹰般锐利。他勒住马缰,用土耳其语喝问道:“站住!你们是什么人?为何在军事禁区活动?”

穆斯塔法立刻变得惊慌失措,脸色几乎变得灰白,结结巴巴地用土耳其语解释着:“尊敬的长官,这些是奥地利的学者,他们有卡迈勒长官的许可,正在进行地质考察...”

“卡迈勒?”军官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轻蔑,“那个贪婪的老鼠?他的权限不包括南部军事区。出示你们的证件!”

克莱因暗自咒骂卡迈勒的不靠谱,但表面上保持着镇定,从精心准备的皮包中取出那套精心伪造的文件,递给了军官。“请看,长官,我们有奥斯曼科学院和内政部的正式批准,这次考察纯粹是为了学术研究。如果有任何不妥,我们深表歉意,并会立即撤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