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武侠修真>让哈布斯堡再次伟大!> 第322章 第二次近东战争开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2章 第二次近东战争开打(1 / 2)

1866年12月20日,俄奥两国公使向奥斯曼的大维齐尔穆罕默德·福阿德帕夏递交了宣战诏书,第二次近东战争正式爆发。

相比于之前塞尔维亚公国在奥地利、奥斯曼之间来回摇摆不同,这次弗朗茨是决心不留下塞尔维亚这个祸害了,连大公米哈伊洛·奥布雷诺维奇三世的投诚信他都没看,扔到了垃圾箱里,这可不能接受投降,要是投降了怎么有各种理由和意外清理一些不法分子呢?

于是塞尔维亚公国在投降不成后,迅速转变立场,坚定地站在了奥斯曼帝国一边。王宫前的广场上,大公米哈伊洛亲自发表了振奋人心的演说:“每一个能拿起武器的塞尔维亚男子,都应为保卫我们的家园而战!弗朗茨·约瑟夫是企图覆灭塞尔维亚民族的暴君!”

多年来,塞尔维亚的大民族主义宣传还是起了点效果的,塞尔维亚的小城镇和乡村很快贴满了征兵海报,教堂的钟声敲响,呼唤着年轻人前来参军。父亲们带着儿子,兄弟携手并肩,怀着对维也纳的恨意和对家园的热爱,涌向征兵点。

不过首相伊利亚·加拉沙宁站在大公身后听他激昂澎湃的演讲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却是非常深沉的,他当然明白奥地利和俄国人的强大和可怕之处,奥斯曼人是挡不住的,但是还有一线希望,就是国际干涉,只要英法普等国干预,甚至塞尔维亚有可能拿回一部分塞尔维亚民族聚集地,“塞尔维亚万岁!希望永存!”

“塞尔维亚万岁!”

俄国人的动作很快,宣战当天就从属于奥地利的瓦拉几亚公国领土上展开了对多瑙河防线的进攻,预计会持续一段时间了,毕竟奥斯曼人还是在前线放了不少部队的。

寒冷的多瑙河两岸,枪炮声回荡。俄军将军尼古拉耶维奇站在高地上,用望远镜观察着对岸的奥斯曼防线,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

“奥斯曼人在这里部署了多少部队?”他问身旁的参谋,一边调整望远镜的焦距,试图看清对岸土耳其军队的动向。

参谋谢尔盖·彼得罗维奇翻开手中的笔记本,上面记录着从布加勒斯特传来的最新情报:“根据情报,大约三万人,主要是正规军和一些阿尔巴尼亚雇佣兵,装备参差不齐。他们的火炮主要是老式前装炮,大约有四十门,弹药储备不足。”

“老式前装炮。”尼古拉耶维奇将军重复这个词后又摇摇头,“要知道帝国军队里面这种前装炮还有一大半呢,要不是这次沙皇陛下舍得和奥地利人慷慨,咱们的部队估计还不能全都换装后膛钢炮。”

“感谢沙皇陛下,感谢弗朗茨陛下。”

“阿尔巴尼亚雇佣兵?“尼古拉将军放下望远镜,眉头微皱,“他们的战斗力如何?”

“嘛,根据传说中他们是奥斯曼帝国最勇猛的战士之一,但近年来质量下降。不过,阿尔巴尼亚人对信仰的坚持使他们在战场上几乎不畏惧死亡。另外就是,他们的军纪极差,常常在胜利后立即掠夺战场,失去战斗力。”

尼古拉耶维奇将军笑了两声,“跟我们挺像,哈哈哈。”

尼古拉将军摸了摸他那标志性的浓密胡须,眼睛注视着河对岸的土耳其防线:“咱们这边应该不是苏丹的主力所在,奥斯曼人是不是还在调兵?”

一旁的情报官上前一步:“将军,据帝国在伊斯坦布尔的线人报告,苏丹正在从小亚细亚地区调兵。大约有五到八万精锐部队正在向巴尔干半岛移动,但至少要三周才能到达前线。”

尼古拉转身面向他的军官们,脸上浮现出狡黠的笑容:“那么我们必须在他们到达前攻下这条防线。我很希望在三个月内占领布尔加斯。”

“将军,河对岸防线的土耳其人已经在挖掘壕沟和设置沙袋。他们似乎预料到我们会从这里进攻。”

尼古拉冷笑一声:“他们当然知道。任何一个有基本军事常识的将军都会预料到我们会从这里渡河。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他指向地图上河流弯曲处的一个小点,“我们真正的渡河点在这里。”

军官们围拢过来,仔细查看将军所指的位置。那是多瑙河一处狭窄的弯道,两岸都是茂密的森林。

“但那里地形复杂,我们的大部队很难通过,”谢尔盖说道,声音中带着疑虑。

尼古拉将军走到营帐中央的火盆旁,伸手取暖:“正因如此,奥斯曼人不会在那里布置重兵。我需要一支敢死队,在今晚渡河,为主力部队建立桥头堡。与此同时,我们要在这里,“他指向主防线,“发动猛烈炮击,引开敌人的注意力。”

“将军!”一位年轻的近卫军官自告奋勇,“请允许我率领第三近卫步兵团执行这一任务!”

尼古拉审视着这位军官,认出他是叶戈尔·米哈伊洛维奇伯爵之子,一位刚从军校毕业不久的贵族青年:“伊凡·叶戈罗维奇,你确定吗?这次任务极其危险。”

年轻军官挺起胸膛:“为了沙皇陛下和俄罗斯的荣耀,我愿意献出生命!”

尼古拉点点头,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很好。选择你最信任的三百名士兵,今晚午夜行动。记住,不要恋战,只要建立桥头堡,等待主力部队的渡河。”

“遵命,将军!”年轻军官敬礼后退出。

尼古拉转向他的炮兵指挥官:“格里戈里,我需要你的大炮从明天黎明开始,对着主防线不间断轰击。不要节省弹药,我要让土耳其人无法抬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