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武侠修真>让哈布斯堡再次伟大!> 第355章 催泪大甩卖(远东事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5章 催泪大甩卖(远东事情)(1 / 2)

“瞧一瞧,看一看了。今儿个仁和堂挥泪大甩卖了,所有绸缎、布匹、棉衣、夏装统统五折!!!洋货统统五折!!!你没听错,五折起!!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过了这村儿没这店儿了!”

京城大栅栏地区,仁和堂这个类似于百货商店的店铺门前人头攒动,喧嚣声传出老远。这家平日里进出都要擦亮鞋子、整理衣冠的高档商铺,今日竟是围得水泄不通。讲究体面的富贵太太们此刻也顾不得矜持,推推搡搡地往店里挤。几个小贩趁机在外围叫卖冰镇酸梅汤,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店门口张贴着大红纸,上面除了用汉字写着“大甩卖”外,还用英文和德文标注了“SALE”和“AUSVERKAUF”,显示出这家店铺的洋气与不凡。柜台后忙得不可开交的店员们也有一小部分有着西方人的面孔,却操着一口流利的京片子,引得围观的人都啧啧称奇。

总理衙门大臣文祥的轿子刚好被堵在不远处。

“爷,仁和堂门前堵了,好像是在大甩卖东西,五折呢。”身着靛青长衫的仆人掀开轿帘,对轿子里的文祥禀报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新奇。

文祥推了推鼻梁上的玳瑁眼镜,从轿内探出头来。

文祥笑了笑,“这可倒是个稀罕事,这仁和堂的东西向来是品质好,价格贵。平日里京城的贵人才敢踏足,进店的人都讲规矩,什么时候见过这般热闹。”

街上一位妇人抱着一堆绸缎从店中挤出来,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对同伴夸耀道:“快看我买的这个奥地利进口的丝绸,平时要八两银子一尺,今天才四两!赚大了!”

好嘛,丝绸也要是洋货的好。

文祥看着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深思。他对身边的随从问道:“这仁和堂,你们知道背后的东家是谁吗?”

几个随从面面相觑,异口同声道:“不知。”

文祥意味深长地点点头:“行吧。走,绕一下远路,我们接着去西直门。今日恭亲王约见,不可耽搁。”

轿夫应声而动,绕过喧闹的街区,向西直门方向行去。行至半路,文祥忽然自言自语道:“奇怪,这仁和堂怎么突然要甩卖了?”

...

西直门外的火器营是远东帝国新式军队的训练场所之一。今日营内格外热闹,几面黄龙旗在秋风中猎猎作响。一片开阔的试射场上,几门崭新的大炮整齐排列,炮身上铭刻着西方文字,闪烁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文祥下了轿子,整理衣冠后快步走向场地中央的凉亭。亭内已有数人等候。为首的是身着黄马褂的恭亲王奕訢,其次是大臣董恂、户部尚书宝鋆等远东帝国重臣。一位金发碧眼、身着西式礼服的外国人站在一旁,正与奕訢交谈甚欢。

“微臣文祥,参见王爷。”文祥行礼道。

“文大人来得正好,”奕訢亲切地说道,用扇子指向那位外国人,“奥地利驻我远东帝国的大使,谢菲尔德男爵,你们早就认识了吧。今日特来展示他们国家最新研制的火炮。”

两人互相问候几句,之后随着一声号令,演示正式开始。几名穿着奥地利军服的士兵在教官的指挥下,熟练地操作着那些庞然大物。

“这是我们克虏伯兵工厂最新研制的C64型火炮,”谢菲尔德男爵自豪地介绍道,“有6英寸和8英寸两种型号。这种大口径火炮的射程和威力在当今世界首屈一指。”

伴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鸣,第一门6英寸火炮喷射出橘红色的火舌,炮弹呼啸着飞向远处的靶标。几秒钟后,靶标处爆起一团巨大的烟尘,木制靶标被炸得粉碎。

围观的清廷官员们发出惊叹声。即便是见多识广的恭亲王奕訢也不禁点头称赞:“好炮!威力确实惊人!”

接着是8英寸火炮的展示。这门更为庞大的巨炮发射后,远处的石墙靶标被轰出一个大洞,周围的土石纷纷崩裂。

“此炮射程可达三千米,足以在安全距离外摧毁敌军工事,”谢菲尔德男爵解释道,“而且操作简便,装填速度比传统火炮快三倍。”

展示结束后,众人回到凉亭。户部尚书宝鋆突然叹了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悲伤。

“怎么了,宝大人?”谢菲尔德男爵不解地问道。

宝鋆是一位六旬老臣,面容清癯,胡须花白,曾经历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屈辱。他摇着头,声音有些哽咽:“若是当年博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有此物,安能身死。而且当时英法联军也不可能攻进北京城。”

奕訢叹了口气,对谢菲尔德男爵说:“男爵先生可能不知道,我们大清与英法的过节。说来惭愧,我们的军备落后,才让那些英国人、法国人长驱直入,烧了我们的圆明园。”

谢菲尔德男爵也是附和道:“王爷明见。说句实话,我们奥地利帝国一直对英法的行径深感不满。他们打着'自由贸易'的旗号,行强盗勾当!要知道,奥地利与英国的关系也不怎么样。克里米亚战争时,英国就糊弄过我们。更别提前不久的近东战争了。”

这些常年跟外国人打交道的洋务派大臣们现在也都知道外国人不都是一条心,奥地利跟英法就不对付,所以都会经常凑在一块骂骂英国人,毕竟都是共同的敌人,而且在远东帝国,英国在商业上就是奥地利最大的敌人。

几个人安慰一下宝鋆,然后又痛骂一顿英国佬之后,切入正题:“那么,公使阁下,这批精良的火炮,价格如何?”

谢菲尔德男爵清了清嗓子:“关于价格...6英寸火炮每门要1万2千两白银,8英寸的每门1万8千两白银。当然,这包括了基本的备件和一定数量的炮弹。”

这个数字一出,在场的清廷官员们纷纷变色。户部尚书宝鋆更是忍不住脱口而出:“太贵了!这简直是天价!我远东帝国现在国库紧张,实在难以负担。”

文祥观察着谢菲尔德男爵的表情,心中已有所悟。果然,奥地利公使露出了早已准备好的为难神情,然后说道:“诸位大人,我理解你们的难处。实不相瞒,这个价格已经是我们给最友好国家的优惠价了。不过...”

他突然压低声音,神秘地看了看四周,继续道:“念在我们皇帝陛下弗朗茨与奕訢王爷神交已久(互相通过书信,哈布斯堡在远东帝国也有产业,一半多都是靠着奕訢这个靠山)的交情上,我可以做个特别安排。”

他比划了一个手势:“八折!所有火炮、炮弹,统统八折!这是我们只给最重要盟友的特殊待遇。”

文祥看到这一幕,不由想起上午在大栅栏看到的仁和堂的甩卖场景。那种销售手法,竟与眼前这位西洋使臣如出一辙。他若有所思地看着谢菲尔德男爵,心中暗自盘算什么。

恭亲王奕訢却似乎对这个“优惠”很是满意,示意几位大臣随他到一旁商议。他们低声交谈着:

“这批武器确实精良,若能装备我们的新军,战斗力必定大增。”董恂说道。

“捻军之乱尚未平息,湘军和淮军也需要新式武器。”奕訢补充道。

户部尚书宝鋆却愁眉不展:“可是国库现在只剩三百多万两白银了。买了这些火炮,其他开支从何而来?况且,朝廷上下那些老顽固必定会反对。”

他们讨论了许久,似乎陷入了两难。谢菲尔德男爵在一旁焦急地等待,时不时擦擦额头的汗水。文祥注意到,这位外交官看似镇定,实则十分紧张,这笔交易对他,或者说对奥地利来说,异常重要。

终于,谢菲尔德男爵忍不住了,走上前来:“各位大人,容我再补充一点。除了火炮,我们还可以提供更全面的合作。”

他顿了顿,像是在下定决心:“我们愿意将洛伦茨步枪的整条生产线引进到贵国,而且是全部产权转让。我们的技师会手把手教会贵国工匠如何生产这种世界一流的步枪。”

这个提议让清廷官员们眼前一亮。自行生产先进武器一直是远东帝国的梦想。

“不过,”谢菲尔德男爵继续道,“这条生产线的价格是80万两白银。”

众人又是一阵沉默。奕訢和文祥交换了一个眼神,心知这个价格依然超出了他们的预算。

似乎察觉到了远东帝国官员的为难,谢菲尔德男爵深吸一口气,像是下了很大决心:“看在我们两国友谊的份上,我愿意再做最后一次让步。所有装备,包括火炮和生产线,统统七折!生产线只需56万两白银!”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这已经是我的底线了,再低我回国就无法交代。诸位大人,请相信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优惠,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你们想想,还有谁能这么低价钱卖给你们这么先进的武器?”

恭亲王奕訢露出了思考的神情。然后几个大臣们跟谢菲尔德男爵拉开距离,继续商议这件事。

“怎么这么便宜?”有人问。

“是啊,会不会奥地利人以次充好?还是说实际上是落后的武器给我们?”

看看,很多人就应该买贵的东西,这降价了又怀疑上了。

这一次,文祥终于开口了:“王爷,容微臣一言。”

奕訢点头示意他继续。

文祥整理了一下思绪,缓缓道:“今日早晨,微臣路过大栅栏,见仁和堂正在五折大甩卖。不知王爷可知,仁和堂背后的东家是何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