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法国、奥地利等欧洲国家的资金正在撤离,而且更别说还有一些资本家落井下石,在做空美股。英法奥三国的商品也在肆虐,总统先生,请下令吧!”
格兰特先生黑着的脸犹豫良久,最后点头同意。
“这是我们唯一的选择,我们必须保护国内工业,否则整个国家都会崩溃。英国人应该能够理解我们的处境。”
美国几天,总统格兰特直接宣布放弃了《北美和平协议》中关税十年内不得变更的条款,从百分之17宣布提高到百分之27,只提高了百分之10,也是为了看看签字国英国、法国他们的态度,担心英国人不会连这点幅度都接受不了吧,拜托了,我们经济都一团糟了。
结果英国人还真不吃美国公使哭丧着脸解释这一套,当天就派了驻扎在加拿大的北美舰队去纽约示威,但英国此时是无法再发动一场对美国的战争了,一方面是财力问题,另一方面,俄国对印度的威胁,以及欧洲大陆的火药味。
英国政府最终是号召《北美和平协议》的签字国共同来商讨对美国违反该协议的惩处,奥地利此时也急需一个低关税的市场,也不乐意看到美国的关税再次涨起来,今天是27%,明天就能是97%!
美国在英法奥以及南方也磨刀霍霍的联盟国的威胁下,赔偿了300万美元并且将提这个馊主意的顾问大企业家亚历山大·斯图尔特给免职了。
哎,之前的美国有能力抗衡列强,但那也最多是本土对抗一个,三强的压力的确是承受不住了,格兰特总统最终是拒绝下调关税的要求,也算是留了一半美国的气节吧。
美国的工业由于在这个时候缺乏关税的保护,以及外资的撤离,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有近万家中小企业对抗不了降价倾向的列强商品而倒闭,铁路烂尾,银行破产,以此引发了许多美国民众破产,尤其是很多农民,或者说农场主。
这些农场主一般是将家里的地抵押给银行,来获取贷款进行经营,一些还会拿贷款去投资铁路,毕竟铁路是带动美国发展的庞大动力,现在好了,由于经济危机,一连串的连锁反应,美国的农民也开始大量破产,这些人可是优质的拉拢对象啊,我指的是移民对象。
奥地利的殖民部,现在的在北美设立的移民署就跟在南北战争时期一样,开始疯狂拉拢这些破产的农民、工人。
想东山再起吗?想吃上热饭热汤吗?那就来伟大的奥地利殖民地吧,这里比美国会好十倍!
以上是奥地利北美移民署的海报词。
这些海报被贴在破产的工厂门口、农村的教堂和学校旁,甚至是火车站和港口。海报上印着奥地利各殖民地美丽的风景照片,以及幸福微笑的移民家庭。海报的底部还印有移民成功的例子:“约翰·威尔逊,前匹兹堡钢铁工人,现奥属南洋殖民地'新维也纳'工厂主管,年收入增长300%”,“玛丽·约翰逊一家,从破产农场到北非葡萄园主人,三年内还清所有债务”。
在纽约的埃利斯岛,往常是新移民入境的地方,现在却成了美国人离开的码头。一艘挂着奥地利国旗的大型轮船停靠在港口,数百名美国家庭排队登船。他们大多数人脸上带着复杂的表情,既有对未知未来的恐惧,也有对故土的不舍,但更多的是对新生活的期待。
而南方的联盟国正吃着面包唱着歌看北方合众国笑话的时候,自己也开始倒霉了,棉花的价格开始跌了,这很好理解,因为工厂的大量倒闭,棉花的需求就没有那么多了,而且英国和奥地利也在各殖民地广泛开发种植园,美国南方棉花这些年的世界市场占有份额和价格也是在逐步下降的。
查尔斯顿港口曾经繁忙的码头如今冷清了许多,一艘艘满载棉花的船只无法按预期价格卖出货物。
南方联盟国受到的冲击小一些,但也不是没有,他们的总统戴维斯也无心对北方的美国开战了,也要对付一下国内的危机。国会大厦里的争论声此起彼伏,有人主张向欧洲寻求更多援助,有人则认为应该尝试与北方恢复贸易往来。
到1869年11月,普鲁士和法国也陷入了经济萧条,并宣布提高关税保护本国产业,但相比于经济上的困境,更难的是政治上的困境。
普鲁士首相卡尔·安东亲王的儿子利奥波德亲王被选为了西班牙国王,这一消息如同炸弹一般在欧洲外交圈引爆。在普鲁士国内,不少好战的容克贵族都在支持利奥波德亲王继位。
大部分容克贵族都表示强烈支持,理由有这几个,“法国明确是普鲁士最大的敌人,若利奥波德登上西班牙王位,我们就能在南北两面包围法国。这将使拿破仑三世寝食难安,不敢轻举妄动。”
“当然,我们也理解利奥波德亲王继位之后是西班牙国王而不是普鲁士的傀儡,但我们相信至少可以让西班牙和普鲁士王国走的更近,甚至结盟,这就足够了。”
一部分工业家则表示,“与西班牙的特殊关系将为我们开辟新的市场,特别是在这经济低迷的时刻,我们需要更多的出口渠道。”
柏林证券交易所的投机者们在危机还没过去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押注西班牙相关产业,奥,对了,菠菜行业也出现了西班牙王位最终花落谁家的选项,其中利奥波德亲王赔率第二,一赔五,不少人开始押一笔了。
但同时,也有稳健派表达了担忧。
外交大臣阿尔布雷希特·冯·伯恩斯托夫伯爵就公开反对此举:“这无异于向法国扔下挑战书!拿破仑三世绝不会容忍被普鲁士王室成员包围。王国现在陷入经济低迷的危机,若贸然挑起与法国的冲突,将带来灾难性后果。”
在一次私人晚宴上,伯恩斯托夫伯爵发表演讲:“诸位,我必须提醒大家,法国军队的实力不容小觑。他们拥有比我们更先进的步枪和更多的经验丰富的士兵。我们的经济正处于危机之中,工厂在减产,银行在倒闭,人民在挨饿。这是发动战争的时候吗?”
“别忘了,我们还有更重要的民生和经济问题要解决!”
柏林大学的经济学教授阿道夫在《普鲁士公报》上发表了一篇尖锐的评论文章:“当国内的银行一家接一家倒闭,当失业工人在街头游行,当农民因为粮价暴跌而无法维持生计时,我们的政治家们却在热衷于海外王位的争夺。这种远离民生的政治冒险主义,是对普鲁士人民的不负责任!”
“另外,回顾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我们不应重蹈覆辙。利奥波德亲王的继位将打破欧洲的力量平衡,不仅法国会反对,英国和奥地利也会持保留态度。这将使普鲁士在国际上陷入孤立。”
“可是欧洲的力量平衡早就已经打破了!”
至于国王威廉一世,这当然是个暴脾气的老人,但他同时很尊重安东亲王的意见。在国务会议上,当争论达到白热化时,国王只是冷冷地说了一句:“如果这对普鲁士有利,那我不反对。”这隐晦的表态被解读为支持利奥波德亲王继位,让主战派大为振奋。
至于本人,利奥波德亲王的意见,完全被忽视了。这位34岁的王子被困在波茨坦宫殿里,对自己可能即将成为一个列强国家的国王这一事实感到忐忑不安。
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对西班牙几乎一无所知,却要去统治那里的人民。更可怕的是,我似乎只是父亲和叔叔们政治棋局中的一枚棋子。马德里传来的报告说,西班牙议会非常欢迎我,但是人民呢?他们怎么想?还是说会跟伊莎贝尔一样狼狈逃出马德里?又或者我只会成为点燃欧洲战火的导火索?”
...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