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武侠修真>让哈布斯堡再次伟大!> 第374章 奥地利邦国会议前奏(茜茜出现)以及奥地利间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4章 奥地利邦国会议前奏(茜茜出现)以及奥地利间谍(2 / 2)

这时,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

“陛下,时间到了。”侍从官的声音传来。

弗朗茨最后整理了一下军服,茜茜挽起他的手臂。帝国的皇帝和皇后,即将以最完美的姿态出现在他们的“诸侯”面前。

“准备好了吗?”弗朗茨问。

“当然。”茜茜微笑着回答。

...

法属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尔。

正午的地中海阳光毫不留情地炙烤着这座白色的城市。卡斯巴区蜿蜒的小巷里,石灰墙反射着刺眼的光芒。空气中弥漫着薄荷茶、烤羊肉和海水的混合气味。

在港口区的圣欧仁广场上,一个不寻常的场景正在上演。

“征兵!征兵!法兰西帝国陆军征召勇士!”一个身穿蓝色军服的法军中尉站在临时搭建的台子上,汗水已经浸透了他的高领军装。

他身后竖着一面巨大的三色旗,两侧站着四名阿尔及利亚步兵——著名的祖阿夫兵,他们穿着宽松的红色灯笼裤和绣花背心,头戴红色圆帽,看起来既异域又威武。

“现在参军,工资提高一点五倍!”法军中尉扯着嗓子喊道,用的是带着浓重马赛口音的法语,“每月三十法郎!包吃包住!还有额外的热带津贴!”

广场上聚集了不少人——有穿着传统白袍的阿拉伯人,有晒得黝黑的柏柏尔人,还有一些混血的当地居民。他们交头接耳,用阿拉伯语、柏柏尔语和蹩脚的法语议论着。

“真稀奇。”一个老阿拉伯人捋着花白的胡须,“这个季节征兵?通常不是春天吗?”

“肯定是要打仗了。”另一个人压低声音,“我表兄在奥兰当搬运工,说最近军舰来来去去,忙得很。”

就在广场边上,一家名为“地中海微风”的小酒馆里,老板安东·施密特正擦着一个早就干净得发亮的酒杯。

施密特先生——至少在阿尔及尔大家都这么叫他——是个典型的“皮埃诺瓦”,也就是欧洲移民的后代。他有着日耳曼人的金发(虽然已经稀疏)和蓝眼睛,肚子像个啤酒桶,脸总是红扑扑的,一副喝多了的样子。

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酒馆老板,实际上是奥地利军事情报局在北非最重要的情报站长之一。他的真名是安东·冯·哈特曼上尉,四年前以“破产商人”的身份来到阿尔及尔,开了这家不起眼的小酒馆。

“穆罕默德!去看看那边在搞什么名堂。”

“好的,老板!”

穆罕默德是个二十岁出头的柏柏尔青年,在酒馆里当了两年伙计。他机灵、忠诚,最重要的是——会说四种语言:阿拉伯语、柏柏尔语、法语和一点西班牙语。

酒馆老板施密特先生看着伙计挤进人群,心里快速盘算着。非常规时间征兵,还提高军饷,这明显不正常。结合最近收到的其他情报——军港的异常活动、军需物资的大量采购——种种迹象都指向一个结论。

十几分钟后,穆罕默德气喘吁吁地跑回来。

“老板,大新闻!”他兴奋得两眼放光,“不仅工资高,那个中尉还说,表现优秀的士兵可以调到法国本土驻防!”

“法国本土?”酒馆老板施密特眉毛一挑。

“是啊!巴黎!想想看,巴黎啊!”穆罕默德陶醉地说,“金发美女、还有音乐、香榭丽舍大道、卢浮宫...”

“你这个笨蛋。”酒馆老板施密特没好气地抽出吧台下的脏毛巾扔过去,“先干活!还当兵呢,要是战死了,你家里的弟弟妹妹咋办?”

穆罕默德家里有四个弟弟妹妹,父亲早逝,全靠他打工养活。施密特给的工资很大方,还经常“不小心”多给一些。

“再说了,”施密特补充道,“老子我缺你钱了吗?下个月给你涨两个法郎工资,比当兵强多了。”

“哈哈,谢谢老板!”穆罕默德咧嘴笑道,“您真是太慷慨了!感谢您养活我们全家!”

他接过毛巾,哼着小曲去擦桌子了。

施密特表面上继续擦杯子,脑子里却在高速运转。

法国从殖民地征召土著士兵不稀奇,但通常有严格的配额和时间安排。现在突然扩大征兵,还许诺调往本土,这说明什么?

说明法国需要大量军队,而且是紧急需要。

本土的法国青年当然更适合作战,但如果他们都被征召了,谁来维持殖民地的秩序?答案是:用殖民地士兵替换本土驻军,把本土驻军调回去。又或者,他们准备殖民地士兵也去本土作战?有可能。

这是战争动员的明显征兆。

酒馆里这时进来了几个客人——两个法国商人和一个西班牙水手。施密特立即换上职业笑容,操着流畅的法语招呼:

“先生们,来点什么?今天的鱼汤很新鲜!”

“一瓶朗姆酒,再来点橄榄。”一个商人说道,然后压低声音对同伴说,“你听说了吗?土伦那边...”

施密特竖起耳朵,但商人很谨慎,后面的话说得极小声。

送上酒水后,施密特回到吧台后面,装作算账的样子,实际上在观察和倾听。

下午三点,征兵活动结束了。据他观察,至少有两百人报名,其中大部分是年轻的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对他们来说,当兵不仅意味着稳定的收入,还是提升社会地位的途径。

等酒馆里的客人都走了,施密特锁上门,挂上“午休”的牌子,然后下到地窖。

地窖表面上是储存酒水的地方,实际上另有玄机。他推开一个看似普通的酒架,露出后面的密室。

密室很小,只有两平方米,但五脏俱全——一张小桌子、一把椅子、一盏油灯,还有一个保险箱。

施密特打开保险箱,取出密码本和特制的隐形墨水。他必须立即向维也纳报告这个情况。

按照规定,所有关于法军调动的情报,无论看起来多么微不足道,都必须上报。同时,他还要附上自己的分析。

施密特开始写报告:

致天鹅巢:

日期:1870年12月10日

地点:阿尔及尔

等级:紧急

今日法军在本地进行非常规征兵活动。详情如下:

1.时间异常:通常征兵在3-4月进行,此次为12月。

2.待遇提高:军饷提高1.5倍,达到每月30法郎。

3.特殊承诺:优秀士兵可调往法国本土。

4.征兵规模:仅今日一天,阿尔及尔征召约400人。

结合前期情报:

1.11月初起,土伦军港运输船大量出动。

2.本地法军兵营物资采购量锐减。

3.第19步兵团(驻扎康斯坦丁)已秘密调走。

个人分析:法国正在从北非调集军队回本土。此次征兵是为填补防务空缺。预计阿尔及利亚至少2-3万正规军将被调走。同时,有殖民地士兵前往法国本土的可能性存在。

建议持续监视以下目标:奥兰军港阿尔及尔兵营运输船动向。

落款是“燕子”。

“燕子”是他的代号。施密特仔细检查了一遍,确保没有遗漏,然后用隐形墨水重新抄写在一张普通的商业信函背面。

表面上,这是一封给“维也纳进出口公司”的订货单,订购橄榄油和葡萄酒。只有用特殊药水处理,才能看到背面的真实内容。

写完后,他上楼叫来穆罕默德:“明天一早,去邮局把这个寄出去。记住,要挂号。”

“好的,老板。”穆罕默德接过信,“对了,老板,刚才我又听说了一件事。”

“什么事?”

“我表哥在码头做工,他说昨天晚上有三艘大船开走了,船上全是兵。”

施密特心中一动:“确定是士兵?”

“确定!他说看得清清楚楚,都背着枪呢。而且军官还警告码头工人不许乱说。”

“嗯,知道了。”施密特摸出几个铜板,“拿去,给你表哥买包烟。如果他还有什么新消息,记得告诉我。”

等穆罕默德走后,施密特又下到密室,准备写第二份报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