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如今,他才更像是南周国的臣子,他在思量的是国家的未来,是黎明百姓的生死。
不仅让墉王心中那团奄奄一息的火苗又重新燃烧了起来。
“想肃清叛乱?”
“嗯,没错。”
墨子召仰起头,看着天空中始终散不去的乌云。
眉头紧着,“若他是明君,我也不管他是否姓周。可眼下,他似乎并没有成为明君的潜质。”
看着自己的子民在皇宫中争斗,这样的皇帝,谁愿城府。
墉王却没有立刻同意加入他。
而是理性的反问,“如今他有璞南王这个老丈人,又有调动西侧禁军的兵符。”
“靠我留下的墉家军,根本不足对抗。”
只见墨子召从怀中掏出一串佛珠,上面贴了些标记。
他的脸上是足够的自信,“这东西,能调动东侧禁军。”
“这该不会是太后留下的兵符?你是如何得到的?”
“我夫人拿到的,而且她已经破解了里面的秘密,只要找到这个地方,就能得到兵符。”
停顿了片刻,他却又说。
“光是这样,还远不足够。”
只讲兵力来说,他们能勉强维持一个五五分的局面。可是,想要让周澧彻底屈服,打仗是下下策。
墉王性子急,听不得太傅这种慢吞吞的语气。
在原地直跺脚,“到底你打算做什么?能不能把话说干脆了。”
这时候,一直在灵堂里的楚沫也走了出来。
她朝墨子召走来,沉默着走到他旁边,牵起了他的手。
“要说具体的方法,还是让我夫人告诉殿下吧。”
楚沫福了福身子,“两军交战,始终会落人口实。即便我们有出兵的理由,也会在过程中有太多变数。”
墉王抬起手反问,“那公主想如何?”
她偏头看了看墨子召。
回头时,语气坚定不移,“只有联合,才能破局。”
“联合?其他藩王?”
墉王对于她的想法压根不认同,“让他们出兵,简直痴人说梦。”
“如今各个藩王已经动身回了藩地,中秋家宴上的一幕,定是让他们会更加坚定不移的保命。所以,出兵是不可能的。”
“所以根本无法联合嘛。”
楚沫的笑容一瞬闪过的狡黠。
墨子召很熟悉这种笑意,通常她的脑袋里有什么计划时,她总是不经意流露出这种表情。
没想到在面临如此大的变故下,她还能露出这个笑。
仿佛从乌云中透出来的一道光,驱散了他的阴霾。
就连对面的墉王也被她感染。
“谁说不能。”
“出兵又不是唯一的办法。从舆论上造成压力,再让他自己露馅儿,不费一兵一卒,同样也能肃清。”
这话,惹得两个男人都笑了出来。
他们一个文官,一个武将。
却被她这说不上是什么办法的办法给说服了。
楚沫不服气的冷哼一声,“他虽然手握重兵,可始终是个八岁的孩子。脑子再聪明,心智也不成熟。”
“一丁点的刺激,就会让他原形毕露的。”
顿了顿,她双手叉腰,扬起下巴,“难不成,我还真斗不过一个八岁的小孩吗?”
……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