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玄幻奇幻>左眼见飘心中喜貳> 第八十九章边境学校长裙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九章边境学校长裙飘(1 / 2)

汽车在盘山公路上颠簸了三个多小时,扬起的尘土透过半开的车窗钻进林晓棠的鼻腔。她揉了揉发酸的腰,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橡胶林,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帆布包上绣着的玉兰花 —— 那是母亲临行前连夜绣的,针脚细密,像母亲絮絮叨叨的叮嘱。

“姑娘,勐卡小学快到咯!” 司机老张猛打方向盘,汽车拐过一道急弯,一片错落有致的傣式竹楼突然出现在视野里。青灰色的瓦檐上翘着,像展翅欲飞的雀鸟,楼前的大榕树枝繁叶茂,垂下的气根在风里轻轻摇晃。林晓棠猛地坐直身子,心脏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 —— 这就是她未来要扎根的地方,中老边境线上的勐卡小学。

车刚停稳,一个穿着靛蓝色筒裙的傣族姑娘就快步迎了上来。她的裙摆扫过地面,带起一阵淡淡的缅桂花香,乌黑的长发用一根银簪挽着,露出光洁的额头。“你就是林老师吧?我是玉罕,这里的语文老师。” 姑娘笑着伸出手,掌心带着常年握粉笔的薄茧,“校长让我来接你,快跟我来,大家都等着见你呢!”

跟着玉罕走进校园,林晓棠的目光被眼前的景象吸引。教学楼的墙壁上画满了彩色的壁画,左边是穿着汉服的中国孩子在写毛笔字,右边是穿着老挝传统服饰的孩子在弹箜篌,中间用彩虹桥连接着。操场上,几个皮肤黝黑的孩子正围着一个足球奔跑,清脆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洒在阳光里。

“我们学校有一百二十多个学生,一半是中国孩子,一半是老挝孩子。” 玉罕一边走一边介绍,“好多老挝孩子的家就在江对面,每天早上划着竹筏过来上学,下午再回去。” 她指着不远处的澜沧江,江水碧绿,像一条绸带绕着学校蜿蜒,江对岸隐约能看到老挝村寨的竹楼屋顶。

走到教师宿舍前,林晓棠看到门口站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手里拿着一个搪瓷杯。“林老师,欢迎你来啊!我是校长岩叫。” 老人的声音洪亮,握着她的手用力晃了晃,“我们勐卡小学盼星星盼月亮,可算把你盼来了。你是大学生,学问高,以后可得多教教孩子们。”

林晓棠看着校长真诚的眼神,又望了望不远处操场上嬉戏的孩子,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暖流。她用力点头:“校长,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教孩子们,和大家一起把勐卡小学办好。”

那天晚上,林晓棠躺在竹楼宿舍的床上,听着窗外澜沧江的流水声和远处村寨的狗叫声,久久不能入睡。她打开行李箱,拿出那条母亲为她准备的米白色长裙 —— 那是她最喜欢的裙子,裙摆上绣着细碎的雏菊。她轻轻抚摸着裙摆,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这片土地上,用自己的知识,为边境的孩子们撑起一片天。

开学第一天,林晓棠早早地起了床,换上那条米白色长裙,对着镜子仔细梳理好头发。当她走进三年级教室时,孩子们瞬间安静下来,几十双眼睛好奇地盯着她。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新语文老师林晓棠。” 林晓棠笑着走上讲台,把课本放在桌上,“以后我们一起学习语文,一起读故事,好不好?”

“好!”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声音响亮。坐在第一排的一个小男孩却皱着眉头,小声嘀咕:“老师,你穿裙子会不会不方便啊?我们以前的老师都穿裤子。”

林晓棠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你叫什么名字呀?为什么觉得穿裙子不方便呢?”

“我叫岩光,是傣族。” 小男孩站起来,黝黑的脸上带着认真的表情,“我妈妈说,穿裙子要小心,不能跑太快,也不能爬树。老师要带我们玩游戏,穿裙子会碍事的。”

教室里的孩子们都笑了起来,林晓棠也忍不住笑了。她轻轻提起裙摆,在讲台上转了个圈:“你们看,我的裙子很宽松,跑起来也很方便。而且,穿裙子也可以很勇敢,很能干哦。” 她从课本里拿出一张照片,“这是我在大学时参加志愿者活动的照片,当时我就穿着这条裙子,帮山区的小朋友搬书、搭帐篷,一点都不碍事。”

孩子们凑过来看照片,眼里满是好奇。林晓棠趁机开始讲课,她讲《桂林山水》时,会结合澜沧江的景色,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眼里的江水;讲《富饶的西沙群岛》时,会拿出校长给她的贝壳标本,让孩子们触摸感受。孩子们听得入了迷,原本调皮的岩光也坐得笔直,眼睛亮晶晶地盯着她。

下课铃响了,孩子们却不愿意离开,围着林晓棠问东问西。“林老师,你去过北京吗?北京的天安门是不是很大?”“林老师,你会讲老挝话吗?我想教你说‘你好’。”“林老师,你的裙子真好看,我妈妈也有一条这样的裙子。”

林晓棠耐心地回答着孩子们的问题,心里暖暖的。这时,玉罕走了进来,笑着说:“林老师,看来孩子们很喜欢你啊。以前上课,岩光总爱调皮,今天居然坐了一整节课。”

“孩子们都很可爱,就是我还不太会说傣语,有些孩子的方言我也听不太懂,以后还要麻烦你多帮忙。” 林晓棠说。

“没问题!” 玉罕拉着她的手,“晚上我带你去村里的夜市,那里有很多好吃的,还能认识一些村民。你穿这条裙子去,肯定很好看。”

傍晚,林晓棠跟着玉罕来到村里的夜市。夜市就设在澜沧江边的空地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小摊。有卖傣味烧烤的,烤得金黄的五花肉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有卖手工艺品的,竹编的小篮子、银制的小首饰琳琅满目;还有卖水果的,青芒果、酸角、释迦果堆得像小山一样。

村民们看到林晓棠,都热情地打招呼。一个卖糯米饭的阿婆拉着她的手,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林老师,你是来教孩子们的吧?辛苦你了。” 她舀了一大勺糯米饭,放在芭蕉叶上递给林晓棠,“尝尝,这是我早上刚蒸的,甜得很。”

林晓棠接过糯米饭,咬了一口,香甜软糯的口感在嘴里散开。她看着周围热情的村民,看着江面上闪烁的星光,心里突然觉得无比踏实 —— 这里虽然偏远,但充满了温暖,像一个大家庭。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晓棠渐渐适应了勐卡小学的生活。她和孩子们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也和村里的村民们熟悉起来。每天早上,她都会在教室门口看到岩光和几个老挝孩子一起走来,岩光还会主动帮老挝孩子拎书包。

“林老师,你知道吗?波乔的家就在江对面,他每天早上都要划竹筏过来上学。” 一天课后,岩光拉着林晓棠的手,指着江对面说。波乔是班里的老挝孩子,性格内向,不太爱说话,但写的字却很工整。

林晓棠顺着岩光指的方向望去,江对面的老挝村寨隐约可见。她心里突然涌起一个想法:“岩光,明天早上我们一起去接波乔好不好?”

岩光眼睛一亮:“真的吗?太好了!我还从来没有划过竹筏呢。”

第二天一大早,林晓棠就和岩光来到江边。他们借了村民的竹筏,岩光兴奋地跳上去,学着村民的样子划桨。竹筏在江面上慢慢前行,清晨的江雾还没有散去,像一层薄薄的纱笼罩着江面。

“林老师,你看,那就是波乔的家!” 岩光指着江边的一座竹楼喊道。林晓棠抬头望去,看到一个瘦小的身影正背着书包往江边走,正是波乔。

波乔看到林晓棠和岩光,惊讶地停下脚步。“波乔,早上好!我们来接你上学。” 林晓棠笑着挥手。波乔眼睛里闪过一丝惊喜,快步走上竹筏。

“波乔,你每天一个人划竹筏过来,不害怕吗?” 林晓棠问。波乔低下头,小声说:“有时候会害怕,特别是下雨的时候,江水会很凶。”

林晓棠心里一酸,她摸了摸波乔的头:“以后要是下雨,你就别过来了,我会把课的内容录下来发给你。” 波乔抬起头,眼里满是感激:“谢谢林老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