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朕都依你。”
“不是依本王,是依天下百姓。”
顾北纠正道,声音没有丝毫缓和,他目光转向百官,锐利的眼神扫过每一个人,从李嵩的惊惶到王显的汗湿衣领,再到那些世家官员的躲闪。
“从今日起,凡军政要务,需经兵部、户部、吏部三位尚书联名签章,再呈陛下御批方可施行;若有官员阳奉阴违,勾结党羽,试图恢复世家旧势,四大家族便是前车之鉴!”
百官齐齐跪倒在地,膝盖砸在金砖上发出整齐的“咚”声,震得殿内烛火又是一晃。
他们齐声高呼:
“臣等遵旨!”
声音比往日朝拜赵珩时响亮数倍,透着难以掩饰的敬畏,还有几分如释重负!
至少顾北没有篡位,朝堂不至于彻底动荡。
顾北见状,不再看瘫软的赵珩,转身对身后亲兵道:
“去将林猛、苏瑾、李文三位大人请入殿,即刻办理交接事宜。”
亲兵应声退下,甲胄碰撞声渐行渐远。
顾北才又对赵珩道:
“陛下安心理政,本王会在京中暂住于镇北军驿站,监督朝堂整顿。”
“若陛下有半点懈怠,或暗中与世家勾结,莫怪本王不客气。”
赵珩连连点头,看着顾北转身离去的背影,双腿一软,瘫坐在龙椅上。
背后的龙袍早已被冷汗浸湿,贴在皮肤上冰凉刺骨,椅背上雕刻的龙纹硌得他脊背生疼。
而殿外,晨光正好,金色的阳光洒在朱雀门上,将昨日残留的血渍晒成暗红。
顾北的亲兵正将林猛、苏瑾、李文三人的任命诏书张贴在宫门处,诏书用大红纸书写,字迹遒劲有力,墨色鲜亮。
百姓们围拢过来,里三层外三层的,有人踮着脚念诏书上的名字,当看到“寒门御史大夫李文”几个字时,人群瞬间沸腾起来!
李文弹劾四大家族的事,早被百姓口口相传,只是没想到他竟能执掌吏部。
“镇北王英明!”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随后“镇北王”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像浪潮般传遍了长安城的大街小巷,连远处卖糖葫芦的小贩,都停下了脚步,举着糖葫芦跟着人群一起欢呼。
顾北站在宫墙之上,玄色劲装在风中微微飘动,衣摆处的血渍被阳光晒得泛出浅褐色。
他听着下方的欢呼声,眼中没有丝毫得意,只有一片沉静。
他想起昨日在镇北军营地,老兵们捧着战友的牌位哭着说“终于为兄弟们报仇了”,牌位上的名字早已被摩挲得发亮。
想起西疆百姓送来的晒干的馍馍,那是他们省下来的口粮,硬得能硌掉牙,却带着麦香。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要让大炎真正强大起来,要让百姓都能安居乐业,要让镇北军的忠魂不白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风从城墙外吹进来,带着长安城的烟火气,混着远处的欢呼与近处的宫墙草木香。
顾北抬手按了按腰间的佩剑,剑鞘上刻着的“镇北”二字,在阳光下闪着冷冽的光,那是塞外风沙磨不去的印记。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