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镇北王:枪指长安,陛下跪迎> 第105章 赵珩退位,顾北拒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5章 赵珩退位,顾北拒禅(1 / 2)

太极殿内,三十六盏盘龙烛火在铜制灯台上摇曳,橙红火光映得殿内金砖明暗交错,砖缝里还嵌着昨夜禁军搜捕时带进来的细尘。

空气中除了龙涎香的馥郁,还混着一丝挥之不去的血腥气——那是灞桥之战后,残留在风里的味道。

顾北身着玄色劲装,衣摆处星点褐色血渍已半干涸,凝结成不规则的斑块,那是昨日斩杀四大家族族长时溅上的。

他仅带三名亲兵踏入殿门,亲兵甲胄上的寒铁反光被烛火映得忽明忽暗,甲片接缝处还沾着塞外的沙砾,与殿内鎏金柱、翡翠屏的金碧辉煌格格不入,却让满朝文武下意识屏住了呼吸,连衣料摩擦的细微声响都消失在厚重的寂静里。

赵珩早已从龙椅上起身,明黄色龙袍穿在他身上像挂了片浸了水的绸缎,沉重得让他脊背微微佝偻。

他双手紧紧攥着一份明黄卷轴,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指腹蹭得卷轴边缘的祥云金线有些起毛,脸色比案头铺着的宣纸还要苍白三分。

见顾北进来,他身子猛地晃了晃,踉跄着上前两步,若非旁边内侍眼疾手快悄悄托住他的手肘,险些栽倒在冰凉的金砖上。

他声音带着刻意讨好的颤抖,每一个字都像从喉咙里挤出来,还夹杂着不易察觉的喘息:

“镇北王,你率镇北军千里回师,为大炎荡平四大家族奸佞,救社稷于危难之间,实乃千古难遇的功臣!”

“朕……朕自登基以来,昏聩无能,这些年被四大家族蒙蔽视听,沉迷享乐,连春耕时的赈灾粮都被他们克扣,未能护佑天下百姓。”

“如今奸佞已除,朕自知无德再居皇位,今日愿将皇位禅让于你,你乃天命所归,还望王爷切勿推辞!”

说罢,他将卷轴高高举起,手臂因用力而微微发抖。

卷轴边缘用金线绣着繁复的祥云纹,纸上“禅位诏书”四个大字墨迹尚未完全干透,在烛火下泛着水光,晕开了浅浅的墨痕。

殿内百官哗然,左丞相李嵩面露惊色,手不自觉地摸了摸朝珠,珠子碰撞发出细碎的声响;户部尚书王显垂首不语,额角渗出细汗,顺着鬓角滑到衣领里;还有几位世家出身的官员,嘴唇动了动,却终究没敢开口。

昨日午时,四大家族的头颅还悬在长安城朱雀门外示众,血水顺着城门缝往下滴,在青石板上积成小小的血洼,顾北手中握着的镇北军与京畿禁军兵权,早已像座大山压过了皇权,此刻谁也不愿触这锋芒。

顾北目光扫过那份禅位诏书,又看向赵珩眼底藏不住的怯懦,那怯懦里还混着一丝侥幸,仿佛只要让出皇位,就能保住性命。

他突然冷笑一声,笑声不响,却像块冰投入滚油,让殿内的温度骤然降了几分。

顾北上前一步,不等赵珩递过诏书,便伸手重重打在卷轴上,“啪”的一声脆响,明黄卷轴脱手飞出,在冰冷的金砖上滚出老远,停在李嵩脚边。

卷轴散开一角,露出里面“永保赵氏平安”的字句,墨迹因滚动晕得更开。

“陛下这是做什么?”

顾北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雷霆之威,震得殿内烛火都晃了晃。

“本王回师长安,是为了给三万镇北军忠魂报仇——他们去年在沙陀之战中战死,却因四大家族克扣军饷,连口热饭都没吃上,寒冬里穿着单衣守在城墙;本王是为了还大炎一个清明朝堂,让百姓能有饭吃、有衣穿,而非觊觎这把冰冷的龙椅!”

赵珩被他突如其来的动作吓得后退一步,脚后跟磕在龙椅台阶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他嘴唇哆嗦着,想说些什么,却半天挤不出一个字,只能眼睁睁看着顾北俯身捡起诏书。

顾北手指捏着诏书边缘,指腹的薄茧蹭过粗糙的宣纸,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双手用力一撕,“刺啦”一声脆响,诏书被撕成两半,纸屑纷飞,落在金砖上像撒了把碎雪。

他朗声道:

“陛下若真心为百姓着想,就该留在这皇位上,看着大炎如何一步步变好!”

“但军政大权,你需尽数交出!”

“本王麾下林猛乃镇北军副将,骁勇善战,去年沙陀之战中曾断一臂仍死守雁门关三日,亲手斩杀蛮族先锋,熟悉天下军务,任兵部尚书总领天下兵权;苏瑾曾在西疆任职三年,精于理财,不仅让西疆五谷丰登,还修了三条灌溉渠,解了西疆三年旱灾之困,任户部尚书掌管国库;寒门御史大夫李文,去年曾弹劾四大家族克扣赈灾粮款,被打压至外放岭南,清正刚直,由他执掌吏部,负责官员考核任免,杜绝世家荐举之弊!”

这番话落地,殿内死寂一片,连烛火燃烧的“噼啪”声都清晰可闻。

赵珩脸上最后一丝血色也褪尽了,他知道顾北这是要将他架成傀儡皇帝,可看着顾北那双冷冽如寒潭的眼睛,想起灞桥边四大家族尸身分离的下场,他喉咙动了动,只能咬牙点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