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郑公公,你一个内侍出身的,整日里不想着怎么伺候皇上,脑子都是威慑海外,打响你个人的威名,这合适吗?”
“郑和,你妖言惑众,以前朝废帝的行踪为饵,欺骗陛下同意出海,已经犯了欺君之罪,按例当斩!”
“……”
说到最后,一些人嘴里的话已经完全变成情绪的发泄,完全不讲逻辑了。
在场的明眼人谁看不出来,追寻废帝踪迹最为迫切的人是朱棣?
他郑和一不是皇帝,二没有皇位要继承,连个后代都没有,建文帝去哪了,关人家什么事?
可惜,由于朱棣凶名在外,并没有人敢把罪名安在他头上,只得牺牲郑和把罪名都背在身上了。
面对众口一词的指责,郑和却一直保持着谦卑的跪姿,既没有反驳,也没有解释。
偏偏这样的状态,让老臣们更加来劲了,他们指着郑和跪在地上的背影道:
“郑公公,你不是喜欢出海吗?”
“有本事别用朝廷的一文钱,出海一次给大家看看。”
“你若能做到,老夫别说不再反对,哪怕就此辞官又有何妨!”
朱棣听得暗暗摇头,心中暗骂这群老臣简直不要脸,一分钱不花就出海?
哪怕是弄条小船在近海打鱼,也至少要花钱买船,买渔网吧?
更何况这可是远洋!
难不成让郑和腾云驾雾飞着去吗?
他刚想出言替郑和开脱两句,没想到郑和一下子挺直了腰杆,朗声道;
“陛下,既然老大人定下了规矩,那奴才试试也无妨。”
说着,他回头对一干老臣微笑道: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若真的不用朝廷一分一毫,诸位当真不再反对?”
老臣们也算是和郑和杠上了:
“自然当真,不信可以在陛
郑和微微一笑:“好。”
这回,轮到朱棣皱眉了。
……
“郑和,你确定不是为了和他们置气,才立下这样的豪言的?”
朱棣脸色阴沉,轻轻摇头道。
乾清宫内,朱棣看着一脸自然的郑和,还是觉得对方有点冲动了。
郑和微微一笑道:
“陛下请放心,此去交趾,我已经和胡校长商议完毕,本次出海的船只,补给,同行人员,都可以由他们解决。”
“奴才只需本人参加即可。”
朱棣还是不放心,但却被郑和打断道:
“陛下,下个月初,直沽海上自见分晓。”
既然郑和说的言辞凿凿,朱棣也只要等着到时候验证他的话了。
转眼到了次月初三,直沽岸边,朱棣亲眼看着郑和,登上了海上划来的小船,向着茫茫深海而去。
临行之前,郑和递过来一支望远镜道:
“直沽港口水位较浅,还请陛下用此物看看。”
朱棣将信将疑,使用望远镜向远处望去,果然看到了一排停靠在远处的深灰色大船,船舶侧面还写着几个大字:
“学技术,来交趾。”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