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郭骥居然被那蒙古蛮子所杀?”
丘福瞪大了眼睛,一时半刻难以接受这个事实。
毕竟郭骥和他都是从燕王时期,便跟随在朱棣身边的老部下,彼此间也有着多年的同袍之情。
如今对方却稀里糊涂的被蒙古人杀了,而且还不是死在战场上,鞑靼人的卑劣,引起了丘福心中难以抑制的怒火。
“陛下不必说了,您只需告诉我,何时发兵即可。”
“臣为了陛下和朝廷,同时也为了多年的战友,定会不负嘱托,带那鞑靼大汗和太师的头来见您!”
朱棣点点头,表示相信他的能力,不过他还是缓缓道:
“淇国公,如果这次进军顺利,能够打到鞑靼金帐,能尽量生擒最好。”
“你也知道,蒙古的大汗如同野草,割了一茬还会长出来一茬,即使我们不出手,他们自己也隔三差五的杀掉大汗自立。”
“所以杀,不如活捉,威慑的效果更好。”
丘福笑道:
“果然还是陛下想得周到,既然如此,那臣就听您的,尽量抓活的便是。”
朱棣点头道:“不知这一次,你想带多少兵力?”
这已经是朱棣遣将的老套路了,不说朝廷拨多少兵,先问将领自己想带多少兵。
丘福沉吟道:
“鞑靼人虽然卑劣,但由于多是骑兵,来去如风,我大明的步卒,恐怕在草原上发挥的余地不多。”
“臣认为,这次出征尽量以骑兵为主,就从京城的精兵中,挑选五万精骑即可。”
朱棣诧异道:
“五万人够吗?”
丘福摆手道:
“呵呵呵,陛下也知道,正所谓兵贵精不贵多,在我看来,五万精兵已经胜过蒙古大军十万以上了。”
见到丘福自信满满,朱棣还是想的多了一些。
“朕倒不是不相信国公的能力,但毕竟我军深入草原,面对的很可能不只是鞑靼人一股,万一瓦剌或其他势力乘势偷袭,五万大军确实有些捉襟见肘。”
“不如这样,我将京城左近的十万骑兵都给你,只要你能将鞑靼大汗和太师生擒回来,就是大功一件!”
丘福肃穆施礼道:
“请陛下放心,臣定不负所托。”
朱棣又道:
“既然兵力增加了一倍,那朕就再给你派几名副将辅助,他们也要挑能征善战的,才不会托你的后腿。”
“我看,不如就让武城候王聪,同安候火真为左右领军,你自行再选两人为前后军主帅。”
“再由你亲自坐镇中军,便可万无一失了。”
见到丘福面露不快之色,朱棣解释道:
“淇国公切勿多心,朕并非不相信你,而是找几个人为你分忧罢了。”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