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中,静的连一根针落地的声音,都能听见。
朱棣面色虽然不善,但却没有表现出暴怒的情绪。
正是因为不怒,则威严更显。
殿内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绷紧身体,生怕发出任何声音,引来陛下的不满。
半晌,朱棣才喃喃道:
“我大明十万精兵,居然被丘福败了个一干二净……”
“丘福……你罪孽深重!”
综合前线的情报和逃兵带回来的消息,朱棣可以确定,这次惨败责任全在丘福。
毕竟其他偏将在捉到诈降之人的时候,就已经好言相劝,可惜丘福完全听不进去。
朱棣也很纳闷,丘福毕竟跟了自己多年,不是个没脑子的,为何好像鬼迷心窍一般,犯下如此大错?
他将脸上的愠怒收起,用尽量平淡的语气问道:
“事已至此,你们有什么看法?”
子,可以说都是皇帝的心腹之人。
朱高煦本是个急脾气,见到大家都默不作声,他第一站出来道:
“父皇,儿臣以为淇国公丘福轻敌冒进,好大喜功,所以才有了今日之败,我大明十万精兵尽丧于胡人之手,他需要负主要责任。”
朱棣微微点头,不由得对这个往日里没什么脑子的儿子,有了几分刮目相看。
只听得朱高煦又道:
“既然是统帅的问题,那儿臣建议换一位统帅,重征漠北。”
朱棣似笑非笑道:
“你不会是推荐你自己吧?”
朱高煦低头拱手道:
“儿臣有信心,能够吸取淇国公的教训,打赢鞑靼人。”
“父皇只需予我八万,不,五万精骑即可!”
“半年之内,若拿不下鞑靼王庭,儿臣愿意提头来见!”
说完,他偷偷瞄了瞄朱棣的脸色,见亲爹脸上无怒无喜,似乎是听进去了自己的建议。
他眼睛一亮,一股得意之情油然而生。
下一刻,朱棣冷冷开口道:
“说完了吧?退下!”
朱高煦一愣,无奈的回归了本位。
朱棣好不掩饰脸上的讥讽,似笑非笑道:
“丘福一战,便葬送了京城戍卫一半的精兵。”
“怎么,你看上另一半了?”
“你带兵出征一事,不可再提!”
说完,他又看向其他人,不过除了几位皇子,似乎其他大臣打定了主意,就是一言不发。
沉默了半晌,朱棣只好点名:“太子,你来说说。”
朱高炽相比几年前,已经沉稳了不少,身形也更加臃肿。
他出班后没有急着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是先诉起苦来:
“父皇,如今儿臣代领朝中钱粮调拨的工作,实话实说,如今大明的国库早已入不敷出。”
“所以……”
“恐怕已经无法支撑朝廷再次北征了。”
朱棣皱眉道:
“也就是说,你不同意打鞑靼?”
太子急忙解释道:
“父皇,儿臣不是说不打,而是不能连续用兵。”
“别说钱粮方面吃紧,兵力方面也不允许。”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