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6章 潜规则(2 / 2)

到目前为止,族里包括沈杨沈木等人,总共有十七个读书郎。

其中沈木和沈杨考中了秀才,沈行福过了县试。

沈行义也有希望考上秀才,只是还需要时间。

至于其他族人,有人刚启蒙,有人进了乙班和丙班。

魏老夫子年纪大了,去年开始就不教了,小魏夫子教重点班。

魏思齐教丙班和乙班,启蒙班是魏家族里一个比较年轻的秀才教的。

自从沈淮考中状元,魏家学堂就成了镇上乃至青萍县的标杆学堂。

小魏夫子的地位也随着沈淮的升迁而高涨。

族田也从三十亩增至一百二十亩,沈七刀今年又在族田附近,买了两座荒山归入族田。

为了山头能够持续出产,种了桐油树。

聊完家常,沈淮开始说正事。

“等你们休息好了,就开始收果酿酒,制作腐乳吧,地都给你们看好了。”

沈淮看着沈木和沈东,“能不能搞起来,就看你们的本事了。”

沈木和沈东一脸惊诧。

接着猛的起身,“三哥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干,把我们沈家的产业做大做强。”

“稍后我叫管家给你们拨五百两,这两天,你们先带着兄弟们,好好在城里逛逛。

等你们休息好了,再行动。”

临走前,沈淮见了家里送来的掌柜和账房,与他们聊了一会儿才离开。

接下来的两天,沈淮都很忙碌。

退洪了,官府要派人去各地查看情况,登记被淹稻田。

堤坝也要抢修加固,争取挺到秋收。

除了郡城有洪,下辖县份也有,不过根据各地呈上来的数据,情况不是很严重。

即便如此,沈淮还是不放心,叮嘱各县排查堤坝,该加固的加固,该挖排洪沟的安排上,务必保证秋收顺利。

这时,省府也给了答复。

大致意思是:各州府均有洪水内涝,省库吃紧,叫各州府克服困难,共渡难关。

嗯,没批准!

这情况沈淮早就预料到了,于是又写了一份文书,汇报灾情,并强调月亮谷和贝壳坝功能报废。

今年官府募捐所得,全部用来修筑堤坝。

最后附上堤坝设计草图。

刘大人看到呈文的时候,哼了一声,立即去找蔡巡抚,“巡抚大人,这沈淮也太不懂规矩了,募捐万两,也不知道支援省府,就青阳的堤坝,哪里用得着这么多?”

蔡巡抚看着他,“你想如何?”

刘大人理直气壮,“老规矩!”

交三成上来。

蔡巡抚‘呵’了一声,“你以为他不知道?”

“知道却不作为,实在大胆。”刘大人不甘心,“巡抚大人,募捐所得不入府库,但银钱去向必须接受省府监管。”

蔡巡抚抬手,“不急,先看看再说。”

刘大人懂了。

沈淮新官上任,现在就出手干预,显得他们不近人情。

等他出错,他们在采取行动,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也是他们占理。

靠山强又如何?

现官不如现管。

蔡巡抚的想法是:出错可名正言顺收拾,有功,他也跟着受益。

对于有背景有靠山之人,只要不捅出篓子,他也不会多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