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灵异恐怖>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第403章 有人喜有人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3章 有人喜有人忧(1 / 2)

青阳郡各大县学的师资力量,参差不齐,需要注入新鲜血液。

那些年龄大的,思想固化,精力也大不如前,无法好好教导学生;

还有那些只有秀才功名,就在县学教书的,很难教出优秀的学生。

这些人,学识有限,对五书五经的理解也不够透彻,又如何教得明白呢?

所以,还是要引进优秀人才,慢慢把那些不符合的人淘汰掉,调整教学策略、方法。

营造更好的学习条件。

当文书下达各县学的时候,有人欢喜有人愁。

喜的是,俸例和福利涨了,愁的是,压力也相应增加了。

那些奖励,并非简简单单就能获得,而是有相应的指标。

别看院试有学子上榜,就可以获得奖励,实则没那么容易。

院试就三十个名额左右,那么多人去竞争,上榜率很低。

意味着,他们要付出很大精力和心血,结果不一定成正比。

其中的辛劳,一两句话说不清。

招贤榜的存在,更是让那些只有秀才功名的直讲,感到了危机。

“等新人进来,我们还有立足之地么?”有位中年秀才皱着眉头道。

另外的一个直讲心态比较好,“我们黔中,文风不盛,各郡举人有限,能不能招纳到举人还不好说。

与其担心这个,不如配合教谕,好好融合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方法。”

中年秀才叹气,“也只能这样了。”

“我觉得吧,知府大人这一出,并非是坏事。”又有直讲说道,“咱们虽不入流,但也积攒了这么多年教学经历,并非一无是处。

真混不下去,大不了回乡开私塾,好歹能糊口。”

“还没到这个地步。”教谕突然出现,“知府大人做这些,目的是提高学子的上榜人数,并非针对县学夫子。

你们莫要理解错了。”

说罢,丢出一册模拟题,“拿回去好好钻研。”

这是沈淮叫人整理的模拟题,专门针对四书题和五经文的,各种题型都有,后面还附上破题思路,答题技巧,以及示范答案。

主要目的是,将答案转化为教学工具。

县学的直讲,大多是秀才,有些题目,他们未必能精准解析。

这么做,他们就能精准把握考点和易错点,讲解的时候,能更好地引导学生。

阅卷时,可以快速定位学生的答案是否合格。

其实,这么做,有点赶鸭子上架,但总比什么都不做的强。

后世高考,能总结出高效的学习方法,答题技巧。

科举也可以。

县试和府试,考的都是四书五经,只要把基础学好,加上合适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基数大了,通过率也会增大。

院试要费点劲,但也不是没有办法的。

菜,那就多练。

多练还不行,那往死里练。

成功的人多了,不用劝说,学生自己就会努力。

沈淮这次,动静闹得有点大。

招贤榜一出,就引起众人的讨论,街头小巷、酒楼茶肆,大家议论纷纷。

不懂行的百姓,觉得沈淮非常重视读书人,那些读书人也觉得,沈淮为了他们,费煞苦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