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2 / 2)

之后涂高就成了代汉,甚至于真命天子的同义词。

可想而知那在济阴县起事之人打出面旗帜后,一定会煽动出许多伏在草莽的野心家。

如今局势糜烂到需要征调高光这种前军官入伍的诏令,就是明证。

秦游久久没有说话,谢岸终于无法忍受这种沉默压抑的气氛,低低骂了一句:“该死的济阴侯!”

这个话题是绝对安全的,可以接,于是秦游也跟了一句:“陛下仁善,不忍伤父祖之名。”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如今济阴侯这一小宗,其祖是宣帝废太子刘奭。

宣帝朝时刘奭既嫡且长,本该是无可争议的继承人,然而宣帝为江山社稷计,暂搁南园遗爱,废除了刘奭的太子之位,改封济南王,造成了帝系的转移。

因此之故,自睿帝以降,历任汉家天子就对济南王一系多有优容。

即便二代济南王就多行不法,做出许多荒唐事,本应国除。却只是削去王爵,改封侯国,并将封地徙到了不那么富庶的济阴县。

这也是当代济阴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灾年加税的底气。

秦游也是能明白这个如今只有十七岁的济阴侯的想法。

无非是天下都让给你们了,我在一县之地作威作福还不行吗?

就是想看你们这种干不掉我,还要给我乖乖擦屁股的蠢样子之类的。

只能说熊孩子想法离奇,加大版的熊孩子真恨不得让人抽死他。

骂同一个人是为了增加亲密关系,眼看着时机差不多,秦游便开门见山的问道:“那高君再入军中,转为何职?”

谢岸道:“是别部司马。”

别部司马,是个符合汉家用人规则的官职。

司马秩千石,不折不扣的中高级军官。但别部司马有点小例外,因为其麾下人数不固定,且多单独作战。

换而言之,别部司马是个处在实习期的编制。

能招齐符合司马身份的兵卒,并且拿下符合人数的战果,那么这个别部司马就能转正,成为佐军司马之类的正式员工,今后升转都按照千石官来。

“那高君遣你们二位前来,是想让阿虎归家吗?”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受得家中熏陶,高贲也是他麾下诸少年中最为热衷兵事战阵的一个。

如今到了年岁,爱子心切的高光想带着他上战场,言传身教诀窍也在情理之中。

怎料谢岸断然摇头道:“县尉的确在嘱咐家人收拾家当细软,但却是吩咐侯君往东乡而来。

“只因押送脚程慢些,才让我二人先行一步。”

谢岸口中的侯君,是高家祖传的家臣,其祖父当过高光祖父,也就是那位乡侯的庶子。

秦游反应过来了,高贲并不认为自己有生还的机会,此去是存了以死报国的心思。

差侯亮过来一是为了彰显自己倾家相托之意;二就是为了约束住高贲,莫让他中途跑了出去。

不过更多的想法油然而生。

一事不烦二主,这种事侯亮一个人来分量就已经足够。

谢岸他们必定还有别的事要求到自己头上。

他总是善于制造台阶给人下的。

因此问道:“高君卸任,二君是遇到什么难处了吗?如果有,请不吝告知,吾必倾力相助。”

谢岸他们等的就是秦游这句话。

他们也是知道秦游是个一口唾沫一个钉的不装假之人,既然有了台阶就大大方方下。

一齐单膝跪下道:“吾等此来,是恳请秦君收录的!”

再之后没费多少功夫秦游就明白了其中缘故。

原来自前任左尉陈任伏诛之后,朝廷没有再给成固派遣新的县尉,单高光一个人。

那谢岸他们自然是可以过得很舒服的。

但高光离任,朝廷又困顿到如此地步,很显然暂时是抽不出手给成固指派新的县尉。

那么依照汉家成例,此时就可以由县令向郡府请示,自己配上一个县尉。

不过这种县尉不是真正的县尉,俸禄也不是由朝廷发,而是被称作“试尉”或“备尉”,俸禄从县里支取。

一旦朝廷给配备了新的县尉,那他就要立刻退位让贤。

好巧不巧,这个即将上任的“守尉”和谢岸这一伙人嫌隙不小。

谢岸也是离家自己找饭辙的人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带着手下这帮人投秦游来了。

反正秦游如今已是县中绝对的第一梯队才俊,放在郡中也能掰掰腕子,投奔他,不丢人。

秦游好不容易安抚好了感恩戴德的谢岸两人,吩咐方甲去给他们划院舍居住。

然后准备去找高贲聊一聊。

结果张阿又来报,表兄许富和小五韩征的商队快到别院门口了,刚打发人来送了信。

秦游疑惑道:“元卿,你帮我算算,是不是我算错了?好像早了三天到。”

商队行程不比其它,在哪停,在哪歇,每日前行多少里都有前辈固定探寻好的章程,出发前也会仔细规划,为的就是不错过每一个赚钱的机会。

慢可能是出意外耽搁了,而快则多半是遇到不得不轻装简行,快速跑路的大事。

张阿回道:“君算得无错,的确是早了三日。”

“我这心里着实不安,元卿你还是随我去迎一迎。”

待到秦游把人接住一问,还真是出了大事。

-------------------------------------

谢岸字系舟,汉中成固人也,系高祖乡人,有勇力。

治平七年,山东生乱,乃从随高祖。——《梁书·卷一百一十二·列传六十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