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奥地利特使许布纳男爵轻描淡写说的一句话,“您事实上没有任何选择余地。”丹麦的议会跟国王不得不签署了“哥本哈根协定”。
该协议主要内容为:1.丹麦王国承认对战争负有主要责任,且战争的发动者实际上是丹麦议会,自协议签署之日起,丹麦议会立刻解散,执政党民族自由党解散。
2.丹麦王国需要割让石勒苏益格公国、荷尔施泰因公国、劳恩堡公国、日德兰半岛、冰岛、格陵兰岛、法罗群岛给普奥汉三国。
3.丹麦所割让领土中的丹麦裔居民,可以在签约国批准条约的六年之内,加入丹麦国籍、带着个人财产与家人移居丹麦,并保留在公国的不动产。
4.赔款,赔款以英镑计算约为483万英镑(战前丹麦财政收入约为147万英镑),分十年还清,其中普鲁士分得30%、奥地利分得60%、汉诺威分得10%。以黄金储备、英国银行提供过渡性贷款、国民债券等方式支付。
5.丹麦王国军事力量受到严格限制:陆军不得超过5000人,海军不得超过10艘小型巡逻舰,且排水量均不得超过800吨。禁止拥有任何要塞炮、重型火炮。哥本哈根周围40公里范围内禁止修建任何军事设施。
....
根据这项协定,丹麦王国损失了76%的领土(不计算格陵兰岛跟冰岛),损失了65.4%约170万的人口,大约有一半的丹麦裔被割让,丹麦王国从一个中等强国跌落为小国。
随后奥地利跟普鲁士王国协商,领土方面,奥地利获得格陵兰岛、冰岛、荷尔施泰因公国,汉诺威王国获得劳恩堡公国,普鲁士王国获得石勒苏益格公国跟日德兰半岛北部(石勒苏益格公国传统上被认为是日德兰半岛南部)、
随后,奥地利将荷尔施泰因公国以150万英镑的价格卖给了汉诺威王国,分10年还清,并且,汉诺威王国许诺在跟奥地利的贸易条约到期之后重新修订并续约15年。
事实上,这项条约在奥地利政府的内阁成员里面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论。
奥地利的内阁会议室。
“荒谬至极!”警务大臣卡尔·梅切里·德·索尔男爵将这份文件甩到桌上,脸色涨红,“我们获得了什么?冰岛——一个被冰雪覆盖的岛屿,格陵兰岛——一片连地图上都没有完全绘制出的荒原!而普鲁士人拿走了富饶的石勒苏益格和日德兰半岛北部!”
“呃,事实上,那里也不算富饶,以农业为主。”财政大臣布鲁克男爵小声地反驳了一下,不过看到索尔男爵恶狠狠的眼神之后,就缩了回去。
与会的十几位内阁成员中,明显形成了两派意见。警务大臣索尔男爵的愤怒显然得到了几位大臣的认同,他们点头附和,交换着赞同的眼神。
外交大臣施墨林男爵保持着外交官特有的克制,但语气也加重了,“索尔男爵,请您保持冷静,战争的结果并非由我们单方面决定。普鲁士在这场战争中投入了比较多的兵力,他们自然会要求相应的补偿。”
“补偿?”索尔男爵讥讽地重复道,“那为什么不给他们冰岛,让他们去享受北极的严寒?我们的士兵在石勒苏益格也流了血!我们的舰队做的比普鲁士人强得多,没有我们,丹麦人不可能这么快屈服。他们拿走了肥肉,给我们留下骨头!”
“我必须告诉你,弗朗茨陛下已经原则上同意了这份方案。”外交大臣施墨林男爵搬出了皇帝的名号来,“许布纳男爵事实上做的很好,他在谈判桌上为帝国争取了最大的利益。”
提到皇帝的名字,索尔男爵的气势明显弱了几分,挺直的肩膀松懈下来:“那、我要向陛下请求一次私人觐见,直接汇报我的忧虑。“
他的语气软化了许多,弗朗茨的威望也是逐渐通过战争的胜利建立起来,话说,君主制国家就是要靠打仗获取威望啊。
坐在桌子首位一直保持沉默的首相布尔伯爵这时候开口,“啊,索尔男爵阁下,请您消消气,事实上,这项协议,皇帝陛下跟我、以及施墨林男爵阁下、普鲁士特使亚历山大亲王进行了详细的会谈,基本上也是符合帝国利益的。”
海军大臣路德维希·里特·冯·福茨中将这时也开口补充道:“诸位,我必须指出,冰岛和格陵兰并非完全无价值。从海军角度看,这些岛屿提供了北大西洋的战略位置。将来如果我们想要发展跨大西洋贸易或军事存在,它们可以作为重要基地。”
贸易大臣托根堡伯爵也开口说道:“福茨将军说得有理。冰岛还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不过,”他停顿了一下,表达了一点担忧,“问题在于维持这些远方领土的成本。我们需要建立完整的行政体系,派驻军队,修建港口和道路。这将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是啊,首相阁下。”警务大臣索尔男爵也抓住了这一点,“如果说您担心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等地是飞地,那这些地方相比之下,更是毫无价值的飞地,维持这些遥远飞地的成本将远超过它们可能带来的任何收益。”
内政大臣亚历山大·巴赫男爵这时候反驳道:“索尔男爵阁下,我们必须从更长远的战略角度思考这个问题。普鲁士王国正在崛起,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事实上这也是我们一手促成的。如果我们能够加强汉诺威王国,让它成为普鲁士的一个牵制因素,这对帝国的长期安全可能更为有利。”
他停顿一下,整理思路继续说道:“如果帝国跟普鲁士王国发生冲突,我不认为我们能受得住日德兰半岛上的飞地。而您说的维持冰岛、格陵兰岛的成本过高的问题,事实上,这符合帝国的殖民大战略,为了帝国的战略前景考虑,一些金币的付出是值得的。”
“另外,如果我们将出售荷尔施泰因公国的钱算上,我们一共获得了439.8万英镑,约等于4617万弗洛林的款项,这些钱不是一个小数字,已经超过了帝国在此次战争的投入,完全可以用于促进国内经济发展。”
“是啊。”“算算确实是这样。”
会议室中响起了赞同的声音,一些原本持怀疑态度的大臣开始点头。
“当然,最重要的是。”首相布尔伯爵双手一握放到桌子上,“我们有可能接着这个机会跟普鲁士达成联盟协议。”
首相先生的这句话让整个内阁会议室稍稍有一点点沸腾了,各位大臣交换着惊讶、怀疑和期待的眼神,这意味着奥地利至少是暂时要放弃统一整个德意志地区的意图了。事实上在1859年之后,奥地利跟普鲁士就有结盟的可能性,但最终还是没有走到一块。
“联盟?与普鲁士?”陆军大臣德根菲尔德伯爵皱起眉头,打破了短暂的沉默,“这意味着我们要承认现状?北德归普鲁士,南德归我们的划分已成定局?我们要放弃统一德意志的想法吗?”
联合俄国、法国对抗普鲁士和可能的英国,在奥地利政府内部也是有部分市场的,不过法国拿破仑三世的胃口有点大,除了要回被割让的洛林地区之外,莱茵兰地区也要归他,这让弗朗茨有些难以接受了,洛林的确有著名的洛林铁矿,莱茵兰则是富含煤矿,这都是工业时代急需的原材料,让法国得到了,这可太恐怖了。
首相布尔伯爵微微点头:“正是如此,德根菲尔德伯爵。德意志邦联早就已经终结,这是我们必须接受的现实。而且,法国人的胃口太大了,如果我们的那个计划成功,俄国跟法国会是最大受益者,而不是我们,所以我们在初期试探之后就搁置了。”
外交大臣施墨林男爵接过话题:“事实上,亚历山大亲王已经非正式地向我们提出了联盟的可能性。他们的提议很明确:普鲁士对北德意志的控制权不容质疑,同样,他们承认南德是我们的势力范围。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愿意支持我们应对东方问题。”
这句话引起了更大的注意。几乎所有大臣都直起了身子。“东方问题”是奥地利帝国外交中的核心关切,关系到与奥斯曼帝国的关系以及巴尔干半岛的未来。
“您是说普鲁士愿意支持我们对奥斯曼的政策?”贸易大臣托根堡伯爵问道,语气中带着明显的兴趣。
施墨林男爵点头:“不仅如此。亚历山大亲王明确表示,如果我们能达成长期联盟,普鲁士将支持我们在巴尔干的扩张。具体来说,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再多,我估计可能是极限了。”
这个消息在会议室内引起一阵激动的议论。警务大臣索尔男爵,先前的愤怒似乎已经被这个新话题冲淡:“这...确实是个诱人的前景。俄国人会如何反应?”
外交大臣施墨林男爵则是不断地用手指敲着桌子:“俄国跟我们恢复了盟约,但是势力范围当初仅限于瓜分罗马尼亚联合公国,现在那里已经完成了,我们还欠一个君士坦丁堡的承诺,但现在还有个问题,我们最好是俄普奥三国坐下来好好谈一下,我们三国的扩张方向其实有点固定住了,需要好好商量一下了。”
“奥斯曼帝国是帝国的下一步目标,我们没得选。”首相布尔伯爵直截了当地说,“如果普鲁士王国也站在这里,那就没什么问题了。诸位想想,一个由奥地利跟俄国主导的巴尔干,加上我们在南德意志的巩固地位,这将使帝国真正成为中欧和东南欧的主宰。”
“首相阁下,巴尔干很大,可能跟法国差不多,容得下奥地利跟俄国,但是也容不下。”教育大臣海恩斯坦伯爵的眉头皱了起来,“东正教始终是个麻烦,俄国人的野心也是。”
“这些都可以慢慢考虑。”首相布尔伯爵摸了摸额头,“奥斯曼的计划是以五年乃至十年为单位的,尽量维持好跟俄国的关系。而普鲁士王国会是我们跟俄国翻脸的之后最好的盟友。”
教育大臣点点头,然后提出了一个思想上的观点:“先生们,我们需要考虑这种划分的更深层意义。普鲁士控制北德,奥地利控制南德,这实际上是承认德意志民族被分割的现实。我们需要在教育系统中逐渐淡化'德意志'这个概念,强化'奥地利'和'哈布斯堡'的认同。这也是帝国自得到南德以来一直在教育上实行的政策,但是普鲁士呢?我觉得雷希贝格伯爵的谈判上需要提到这一点。”
“可以。”
“但我们能信任普鲁士人吗?”舍勒男爵问道,打断了逐渐形成的乐观氛围,“他们已经拿走了北德,谁能保证他们不会对南德产生野心?”
首相布尔伯爵深吸一口气:“舍勒男爵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安东亲王是比较亲奥的首相,他向我们保证过普鲁士已经满足于其在北方的收获。他们现在更关注的是巩固控制,而不是进一步扩张。此外,他们面临法国的压力,需要我们的友谊。再者,帝国面对普鲁士王国还是有一定军事优势的。”
警务大臣索尔男爵,先前对领土分配的不满似乎已经被更大的战略愿景所替代:“如果普鲁士真的能帮助我们解决奥斯曼问题,那么冰岛和格陵兰的得失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我们需要在巴尔干建立稳固存在,这关系到帝国的长期安全。”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