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除了爱读书,还爱到处游历,他的作品优秀,得益于他见识广博。
李白15岁就因为写诗出名,成为当地社会名流争相推崇与奖励的少年郞;又苦练剑术,喜行侠仗义。
唐朝时,想入仕,除了科举这路竞争激烈的路外,还有一条路叫“干谒”。
什么叫“干谒”?
早在唐高祖时,下了诏令,明确除了正规的科举考试外,有才能的人士可以通过“投碟自应、自举”做官。
换句话讲,干谒就是“毛遂自荐”。
当然啦,干谒需要写一份自荐书,然后通过有社会地位的人士向当朝大官推荐。
李白一直都在走“干谒”的路子,他才华盖世,为人豪爽,广结才友,在朋友圈很受欢迎。
李白27岁时,与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不过,从李白结婚时入赘,就可以知道他的原生家里对他的经济支持很有限,或者可以说,李白没什么家世。
一个没有家世的穷书生,即使是才华横溢、全国有名,又能怎样?
李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李白三十三岁时,居住在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开山挖田,每日以耕种、读书为生活,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入仕的念头,一直都有做“干谒”的活动。
直到李白42岁,终于得到唐玄宗和唐玄宗的亲妹妹玉真公主的赏识,李白被唐玄宗任命为翰林,他最得意时,皇帝与皇帝亲妹把他捧在手心里宠。
俗话有说:师傅带入门,修行靠个人。
李白仕途最辉煌、也是唯一一次的入仕,就是在唐玄宗身边做翰林。
唐玄宗让他做翰林,其实就是想有一个文章了得的才子,随时为皇帝歌功颂德。
但是,如此被功利捆绑的不自由人生,李白不乐意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