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玄幻奇幻>左眼见飘心中喜貳> 第八十一章文山初遇山魈(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一章文山初遇山魈(三)(2 / 2)

当晚,我在录音笔里写下了新的记录:“2015 年 6 月 24 日,莲花塘镇。成功找到‘地脉之眼’的三个支柱,用‘镇石’加固了溶洞,化解了地质危机。山魈保住了家园,莲花塘镇也避免了洪水威胁。这场危机让我深刻体会到,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只有共同守护,才能让这片秘境永远安宁。”

夜深了,篝火渐渐熄灭,村民们和山魈都渐渐散去。我坐在吊脚楼的窗边,看着远处老林沟的方向,那里的溶洞里,三个支柱正散发着微弱的光芒,像是在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生灵。我知道,这场关于守护的冒险还没有结束,老林沟的秘境里,还有更多的秘密等着我们去探索,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我们去面对。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和山魈携手,和这片土地上的生灵携手,就一定能守护好这份珍贵的家园。

地质危机化解后的第七天,老林沟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清晨的阳光透过枝叶洒在溶洞入口的乱石滩上,折射出细碎的光斑,山魈们像往常一样在树林里觅食,幼崽们追逐打闹的叫声在山谷间回荡。我和岩龙坐在地下湖泊边,翻看着之前拍摄的祭祀遗址照片,试图从岩画和石碑中找到更多关于 “地脉之眼” 的秘密。

“你看这张石碑的照片。” 岩龙突然指着一张特写照片,“这里有一行模糊的文字,之前清理灰尘时没注意到,放大后好像能看清几个字。” 我接过平板电脑,将照片放大 —— 石碑右下角的位置,确实有一行细小的文字,经过反复辨认,能看出 “三柱定脉,信物守之,藏于水畔,映月现形” 这十六个字。

“信物?” 我心里一动,“难道除了镇石,先民还留下了其他守护秘境的信物?” 岩龙皱着眉,回忆着《地脉记》里的内容:“老族长说过,《地脉记》最后有一段残缺的文字,提到‘水畔信物,承先祖之愿,护山灵之安’,当时我们以为只是传说,现在看来,这信物真的存在!”

我们立刻起身,沿着地下湖泊的岸边寻找线索。地下湖泊的水面平静如镜,倒映着天窗投射下来的阳光,岸边散落着一些光滑的鹅卵石和山魈丢弃的野果壳。山魈首领似乎察觉到我们的意图,带着几只山魈跟在我们身后,时不时用爪子扒开岸边的水草,像是在帮我们寻找。

沿着湖泊走了大约半个小时,我们来到一处布满钟乳石的水域。这里的钟乳石形态奇特,有的像展翅的飞鸟,有的像粗壮的树木,阳光透过天窗照在钟乳石上,在水面上形成斑斓的光影。“你看这里!” 我突然停住脚步,指着一块巨大的钟乳石 —— 钟乳石的底部有一个凹槽,凹槽的形状像是某种器物的轮廓,而且凹槽周围刻着和石碑上相似的古老文字。

岩龙赶紧跑过来,用手擦拭凹槽里的水渍:“这些文字和‘三柱定脉’的文字一样!这里肯定就是存放信物的地方!” 可凹槽里空空如也,只有一些细小的泥沙。山魈首领走到钟乳石前,用鼻子蹭了蹭凹槽,然后抬头看向天窗,嘴里发出 “呜呜” 的叫声,像是在提醒我们什么。

“‘藏于水畔,映月现形’。” 我喃喃自语,“难道要等到晚上,月亮的倒影照在这里,信物才会出现?” 岩龙点点头:“很有可能!先民的祭祀活动大多在夜晚进行,或许信物需要月光的触发才能显现。”

当天晚上,我们带着手电筒和帐篷,再次来到地下湖泊的钟乳石旁。山魈们也跟着我们一起来了,它们围坐在钟乳石周围,安静地等待着。月亮慢慢升到天空中央,银色的月光透过天窗洒在湖面上,形成一道长长的光影。当月光刚好落在钟乳石底部的凹槽时,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 凹槽里突然泛起淡淡的蓝光,水面上的光影汇聚到凹槽中,形成一个圆形的光斑。

光斑渐渐变得清晰,里面竟然浮现出一件器物的虚影:那是一个用青铜打造的铃铛,铃铛上雕刻着山魈的图案,顶部系着一根红色的绳索,绳索上还挂着几枚小小的铜铃。“这就是信物!” 我激动地说,“可它只是虚影,怎么才能拿到实物?”

就在这时,山魈首领突然跳进湖里,朝着湖泊中央游去。我们赶紧跟过去,只见它在一处水域停下,用爪子拍打水面。岩龙立刻明白过来,拿出随身携带的潜水镜和呼吸管:“信物肯定在水下!” 他戴上潜水镜,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

大约一分钟后,岩龙从水里探出头,手里举着一个东西 —— 正是虚影中的青铜铃铛!“找到了!” 他兴奋地喊道,将铃铛递给我。我接过铃铛,感觉它沉甸甸的,表面虽然有些生锈,但山魈的图案依旧清晰可见,轻轻一晃,铃铛发出清脆的 “叮铃” 声,声音在溶洞里回荡,山魈们听到声音,纷纷站起来,朝着铃铛的方向鞠躬,像是在祭拜。

我们带着青铜铃铛回到祭祀遗址的石室,将铃铛放在石台的中央。当铃铛接触到石台的瞬间,石台上的青铜容器突然发出光芒,容器里的黑粉末竟然慢慢汇聚成一个小小的山魈图案。岩龙惊讶地说:“这黑粉末是松烟末,以前先民用来画祭祀图案的,没想到它还能和信物产生反应!”

我们仔细观察着青铜铃铛,发现铃铛内侧刻着一行文字:“山魈为使,信物为引,秘境之门,待时而开。”“秘境之门?” 我疑惑地看向岩龙,“难道老林沟里还有其他秘境?” 岩龙摇了摇头:“《地脉记》里没有提到过秘境之门,但寨里的老人说,老林沟的最深处有一处‘禁林’,那里的树木比其他地方粗壮很多,而且从来没有人敢进去,据说进去的人都没有回来过。”

就在我们讨论的时候,石室的墙壁突然轻轻震动了一下,之前被镇石修复的裂痕处,竟然浮现出一道石门的轮廓!石门上雕刻着和铃铛上一样的山魈图案,中间有一个圆形的凹槽,凹槽的大小刚好和青铜铃铛吻合。“这就是秘境之门!” 我激动地说,“只要把铃铛放在凹槽里,门就能打开!”

可就在我准备将铃铛放在凹槽里时,老族长突然从溶洞入口跑进来,气喘吁吁地说:“不能开门!寨里的老人说,‘禁林’里藏着巨大的危险,一旦打开秘境之门,危险就会出来!” 我们赶紧停下动作,看着老族长 —— 他的脸色苍白,手里紧紧攥着《地脉记》,显然是急着赶来阻止我们。

老族长走到石门前,指着石门上的图案:“你们看,这图案里的山魈表情很痛苦,像是在承受某种折磨,这说明门后面的东西很危险!而且《地脉记》里有一段被撕掉的文字,老人们口口相传,说‘秘境之门开,黑影出,山灵危’,这里的黑影,很可能就是之前攻击山魈的黑影猴的首领!”

我们看着石门,又看了看手里的青铜铃铛,陷入了两难:如果打开门,可能会释放出危险的黑影猴首领,威胁山魈和莲花塘镇的安全;如果不打开门,就无法揭开秘境的最终秘密,也不知道先民留下的信物还有什么其他作用。

山魈首领走到石门前,用爪子轻轻抚摸着石门上的山魈图案,然后转身看着我们,嘴里发出坚定的叫声。我明白它的意思 —— 它想打开门,面对未知的危险,守护这片家园。岩龙看着山魈首领,又看了看老族长:“或许,我们应该相信山魈。它们守护这片秘境已经两千多年了,肯定知道该如何应对危险。”

老族长犹豫了很久,最终点了点头:“好吧,但我们必须做好准备,一旦出现危险,就立刻用镇石关闭石门。” 我们将青铜铃铛放在石门的凹槽里,铃铛刚一放进去,石门就发出 “轰隆” 的响声,缓缓向两侧打开。

石门后面是一条狭窄的通道,通道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腥气,和之前黑影猴身上的气味很像。我们拿着手电筒,小心翼翼地走进通道,山魈首领带着几只强壮的山魈走在前面,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

通道的尽头是一个巨大的洞穴,洞穴中央有一块黑色的巨石,巨石上绑着一只体型巨大的黑影猴 —— 它的毛发比普通黑影猴更长,脸部是深紫色的,眼神里充满了愤怒和仇恨,看到我们进来,立刻发出凶狠的低吼。“这就是黑影猴首领!” 岩龙压低声音说,“它被绑在巨石上,应该是被先民封印在这里的!”

巨石周围刻着古老的符文,符文上散发着微弱的光芒,显然是用来压制黑影猴首领的。可随着石门的打开,符文的光芒渐渐减弱,黑影猴首领挣扎得越来越厉害,身上的绳索已经出现了裂痕。“不好,符文的力量在减弱!” 我大喊道,“我们得赶紧用信物重新加固封印!”

山魈首领立刻跳到巨石上,用爪子按住黑影猴首领的头部,阻止它挣扎。我赶紧跑过去,将青铜铃铛挂在巨石顶部的挂钩上,铃铛发出的 “叮铃” 声回荡在洞穴里,符文的光芒竟然重新变得明亮起来,黑影猴首领的挣扎也渐渐减弱,最终瘫倒在巨石上,失去了力气。

我们松了一口气,走出洞穴,关闭了石门。老族长看着青铜铃铛,感慨地说:“原来,信物不仅是打开秘境之门的钥匙,还是加固封印的神器。先民真是太有智慧了!” 我看着山魈首领,它正用鼻子蹭着我的手,眼神里满是感激 —— 这场关于信物和秘境的探寻,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

当晚,我们在溶洞里举行了简单的祭祀仪式,将青铜铃铛重新放回地下湖泊的钟乳石凹槽中,让它继续守护着秘境。山魈们围在我们身边,欢快地跳跃着,溶洞里充满了清脆的铃铛声和山魈的叫声。

我在录音笔里写下了新的记录:“2024 年 7 月 1 日,老林沟溶洞。成功找到先民留下的青铜铃铛信物,揭开了秘境之门的秘密,加固了对黑影猴首领的封印。这场探寻让我明白,先民留下的不仅是遗迹和信物,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未来,我们会继续守护好这份智慧,守护好老林沟的每一个生灵。”

夜深了,我躺在帐篷里,听着外面山魈的叫声和铃铛的清脆声响,心里充满了平静。老林沟的秘境还有很多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但我知道,只要我们和山魈携手,和这片土地上的生灵携手,就一定能守护好这份珍贵的家园,让千年的守护秘辛继续传承下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